:::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竹南南洲書畫協會辦理全國書畫展覽會書法部門試析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李郁周
作者(外文):Li, Wen-j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78
頁次:頁28-47
主題關鍵詞:南洲書畫協會書畫展康灩泉善化書畫展覽新竹益精書畫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3
摘要 1940年,新竹竹南南洲書畫協會以「奉讚皇紀二千六百年」為名,辦理全國(日本)書畫展覽會,應徵的書畫作品共有875件,與1928年臺南善化書畫展覽應徵560件、1929年新竹書畫益精會書畫展覽應徵802件、1939年基隆東壁書畫會書畫展覽應徵560件相比,數量不可謂不多。在12月5日至11日的一週展期中,觀眾達五萬人,平均每日超過七千人;1928年善化書畫展覽觀眾七千人(展出2日)、1929年新竹書畫展觀眾三萬人(展出5日)、1939年基隆書畫展覽觀眾一萬二千人(展出2日),單日觀眾人數之比,竹南觀眾最多。 竹南南洲書畫協會在此次展覽獎狀上,列印審查委員姓名,也是創舉。當時臺灣的書畫展覽獎狀,一般只印辦理單位名稱,如1928年臺南善化書畫展覽會、1929年新竹書畫益精會;或者辦理單位之外加印會長姓名,如1936年臺灣書道協會會長幣原坦、1937年臺灣中部書畫協會會長二瓶源五。南洲書畫協會書畫展覽獎狀除了協會名稱與會長姓名之外,十四位審查委員的姓名全部羅列其中,此舉應係表示公開徵信、公正負責;與1950年以後的臺灣書畫展覽,審查委員名單機密、審查過程保密,情形完全不同。 南洲書畫協會此次展覽授獎名目有「特選金賞」的「新竹州知事賞」,頒給以書法作品應徵的宜蘭康灔泉。由於參觀展覽的人士眾多,臺灣各地書畫團體北自基隆、宜蘭,南至屏東東港、林邊,皆有愛好書畫的人士前往觀賞,康灔泉一夕轟動,躍居全臺書法名家之林。惟1940年當年,日本全國性或地區性書畫團體以「奉讚皇紀二千六百年」為名,辦理的大小「全國書畫展覽」甚多,竹南南洲書畫協會只是地區性書畫團體,所辦「奉讚書畫展覽」是當年眾多展覽之一,並未引起特別的注目。本文以書法為研究主軸,惟筆者未見過這次全國書畫展覽會的「規程、役員、入賞者名錄、圖錄」等文件資料,詳情不明,他日若能披覽過目,或能比較周延的深入探析。
圖書
1.橫山房雄(193902)。第一回日滿華親善書道展覽會圖錄。東京:東亞親善書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003)。書道。東京:泰東書道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朝祈(1977)。書道國際交流展紀念冊。基隆:臺灣省基隆市書法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吉川利一(1917)。高砂文雅集。臺北:高砂文集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尾崎秀真(1939)。翰墨因緣。臺北:了覺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慶峰(1989)。劉曉邨先賢墨寶展專輯。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1)。第二回泰東書道院展覽會記念寫真帖。東京:泰東書道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榮光(2000)。流金歲月--劉家驥書法紀念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廷城(2002)。湖口歲月百世情。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3707)。書鑑。大阪:寧樂書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4004)。書鑑。大阪:寧樂書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4008)。書鑑。大阪:寧樂書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4303)。復朴。名古屋:書道研究復朴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郁周(2002)。書禪‧厚實‧曹秋圃。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3605)。書道。東京:泰東書道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4106)。紫雲。東京:紫雲書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仲如(2004)。蔡草如--南瀛藝韻。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南瀛新報社、林錫慶(1933)。東寧墨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瀛豹(19300120)。現代臺灣書畫大觀。新竹:現代臺灣書畫大觀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史博館編委會(2007)。魏清德舊藏書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顏娟英(1998)。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吉川利一、松尾德壽(1914)。高砂文雅集。神戶市:高砂文集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文珍(2002)。臺灣書家書事論集。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0)。臺灣新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6)。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16)。臺灣日日新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18)。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22)。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29)。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30)。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41)。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38)。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40)。臺灣日日新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