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低溫治療於心跳停止患者與心肺復甦後之應用
書刊名:臨床醫學
作者:李毅信侯重光羅鴻彰顏鴻章黃俊一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5:5=389
頁次:頁366-371
主題關鍵詞:低溫治療心跳停止心室纖維顫動心室頻脈心肺復甦Therapeutic hypothermiaCardiac arrest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entricular tachycardia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低溫治療(therapeutic hypothermia)之於心跳停止(cardiac arrest)患者,愈來愈多的證據指出,有助於降低神經方面損傷,與促進神經功能之預後。低溫治療也應用於外傷性腦傷、中風、肝腦病變、心肌梗塞患者。2002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大型臨床試驗,影響美國心臟學會(AHA)與歐洲復甦協會(ERC)於2005年的心肺復甦指引,將低溫治療應用在目擊倒地心跳停止之患者,若其心律為心室纖維顫動或心室頻脈,建議降溫至攝氏32-34度下,維持12-24小時以促進病患神經功能預後。至於目擊倒地且心律為無脈性心電氣活動與無收縮心搏停止(witness PEA and asystole)與非目擊心跳停止經心肺復甦術後,則為等級三與等級四的證據強度。未來研究將朝向於救護車或急診進行及早降溫,尋找最適低溫(optimal target temperature),最佳降溫(cooling)與監測方式,或延長低溫治療至72小時以研究預後。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