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時期的三種憲政話語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祝天智
作者(外文):Zhu, Tian-zhi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20
頁次:頁43-51
主題關鍵詞:抗戰時期憲政國民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羅隆基(1936)。憲法草案中的總統。自由評論,1936(2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永祥、王麗華(1998)。論中間黨派在1939-1945年憲政運動中的憲政設計。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5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祝天智(2006)。合法性不足的弱勢獨裁:論國民黨的訓政統治。內蒙古社會科學,2006(3),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聞黎明(2006)。抗日戰爭時期憲政運動若干問題的再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祝天智(2006)。孫中山的憲政理論:國民黨的財富抑或包袱。社會科學戰線,2006(3),125-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聞黎明(2004)。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孟廣涵(1985)。國民參政會紀實。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野(2003)。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畢凡(2004)。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憲政思潮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耿雲志(2003)。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毛澤東(1991)。新民主主義的憲政(1940年2月20日)。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案。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artori, Giovanni、曉龍(1995)。「憲政」疏議。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5)。定期召集國民大會並限期辦竣選舉案。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3)。中國民主同盟發言人對最近國內民主與圑結問題發表談話。中國民主同盟歷史文獻(1941-1949)。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1)。中央關於推進憲政運動的第二次指示(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恩來(1992)。關於憲政與團結問題。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1979)。1943年9月10日。黃炎培日記摘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漱溟(1993)。論當前憲政問題。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央政治局關於憲政問題的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漱溟。我努力的是甚麼--抗戰以來自述。梁漱溟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漱溟。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成立。梁漱溟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君勱(1988)。致毛澤東先生一封公開信。中國民主社會黨。北京: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