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初探智慧財產行政訴訟之新證據
書刊名:智慧財產權月刊
作者:蔡惠如
作者(外文):Tsai, Huei-ju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35
頁次:頁81-111
主題關鍵詞:智慧財產行政訴訟商標行政訴訟專利行政訴訟新證據新攻擊防禦方法事實狀態基準時同一撤銷或廢止理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
關於撤銷、廢止商標註冊或撤銷專利權之行政訴訟中,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 條准許當事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就同一撤銷或廢止理由提出之新證據。惟何謂「就同一撤銷或廢止理由提出之新證據」?與民事訴訟法所稱「新證據」、「新攻擊防禦方法」有何差異?如何與傳統行政訴訟理論調和?本文期能釐清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 條之規範對象與適用範圍。
期刊論文
1.吳從周(20090101)。於第二審始提出時效抗辯之失權效果。臺灣法學雜誌,119,151-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愈杰(20090219)。論智慧財產行政訴訟「新證據」之提出--以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條為中心。司法周刊,14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國成(20060400)。我國商標專利行政訴訟之變革。科技法學評論,3(1),249-2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瑞森(20070400)。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於行政訴訟實務運作所可能面臨之爭議。律師雜誌,331,3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從周(20060800)。第二審失權與補充第一審之攻擊防禦方法--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臺上字一三一九號判決。臺灣本土法學雜誌,85,219-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從周(20081101)。再論第二審失權與補充第一審之攻擊防禦方法--觀察後續實務見解發展中所產生的諸多疑問。臺灣法學雜誌,115,2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愈杰(20090226)。論智慧財產行政訴訟「新證據」之提出--以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條為中心。司法周刊,142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士宦(2003)。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庚(2008)。行政爭訟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計男(2005)。民事訴訟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明軒(2007)。中國民事訴訟法。吳明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魏大喨(2004)。第二審上訴制度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國成(2005)。專利行政訴訟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2003)。民事訴訟法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蔡瑞森(2009)。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33條第1項之研究(以本法條所稱「當事人」之範圍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姜世明(2003)。遲延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文玲(2008)。行政證據法則之研究。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三欽(2008)。論行政訴訟之判斷基準時。『行政爭訟制度』與『信賴保護原則』之課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