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筠《說文句讀》字義研究闡釋
書刊名:新亞學報
作者:馬顯慈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8
頁次:頁569-608
主題關鍵詞:王筠說文句讀字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馬顯慈(20050600)。王筠《說文解字句讀》的寫作背景及其句讀方式。新亞論叢,7,319-3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顯慈(20080100)。王筠《說文解字句讀》的字形研究。新亞學報,26,417-4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顯慈(20090200)。王筠《說文句讀》字音研究論釋。新亞學報,27,299-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金錫準(1988)。王筠的文字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顯慈(1995)。王筠〈說文解字句讀〉研究(碩士論文)。香港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玄同(1978)。文字學音篇‧文字學形義篇(合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季濤(1988)。怎樣學習說文解字。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馬遷(1978)。史記。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安、高誘(1967)。淮南子。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墉、盧文弨(1963)。荀子集解。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叔湘、王海棻(1986)。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宗達、王寧(1983)。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丁福保(1983)。說文解字詁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預、孔穎達(1973)。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法高、張日昇(1974)。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班固(1983)。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彭年(1983)。鉅宋廣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帥鴻勳(1969)。六書商榷。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舜徽(1983)。說文解字約注。中州書畫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康殷(1990)。古文字形發微。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鄒曉麗(1990)。基礎漢字形義釋源。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法高(1982)。金文詁林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73)。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董仲舒(1975)。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學知(1977)。六書今議。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董希謙、張啟煥。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883)。經韻樓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思勉(1985)。字例略說。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玄、孔穎達(1973)。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玉潔(1990)。常用漢字形音義。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禹錫(1975)。天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范寧、楊士勛(1973)。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揚雄、范望。太玄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顧野王(1987)。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熙、吳琯(1969)。釋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玄、賈公彥(197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孔安國、孔穎達(1973)。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向夏(1977)。說文解字敘講疏--中國文字學導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林尹(1985)。文字學概說。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鑑(1933)。經史動靜字音。墨緣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先謙、鍾哲、韓非(1998)。韓非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毛亨、鄭玄、孔穎達(1973)。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73)。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呂不韋、高誘(1967)。呂氏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任學良(1985)。說文解字引論。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韓非、陳奇猷(1974)。韓非子集釋。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蕭統、李善(1977)。文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戴震(1968)。與是仲明論學書。戴東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可均(1983)。許君事蹟考。說文解字詁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哲(1972)。舞無淺說。中國文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