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第29屆奧運桌球女子選手技術表現之分析
書刊名:交大體育
作者:游鳳芸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
頁次:頁64-73
主題關鍵詞:桌球發球搶攻接發球搶攻相持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吳煥群、李振彪(1990)。乒乓球短球搶攻技術的掌握與運用。體育教學,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宇星(2005)。48屆世乒賽男子優秀運動員技術特徵及乒乓球運動發展趙勢的研究。廣州體育學院,25(6),87-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小華(2002)。從近期規則的變化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趨勢。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6(2),7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乒乓世界(2008)。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官方秩序冊。乒乓世界增刊,4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盧炳勇(2002)。乒乓球新規則下的訓練思路。中國體育教練員,2002(2),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金海(20030600)。世界優秀男子桌球運動員代表性綜合技術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5(1),161-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志清(2002)。無遮擋發球帶來哪些變化。乒乓世界,11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易春燕(2003)。11分制對乒乓球技戰術的衝擊。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5(4),6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崔秀里(2001)。不同直徑的乒乓球對技能表現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建利(2002)。不同球體桌球比賽對技戰術表現之影響(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煥群、張曉蓬(2002)。乒乓長盛的訓練學探索。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俞繼英(2003)。奧林匹克乒乓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