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回到人間--朱銘的後現代雕塑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蕭瓊瑞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ao, Chong-ray
出版日期:2010
卷期:82
頁次:頁4-21
主題關鍵詞:臺灣雕塑朱銘人間系列後現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摘 要 歷來對朱銘作品的論述,較多以「太極」系列為主體,主要是「人間」系列的發展,相較之下,更加多元複雜,包括:媒材、手法的多樣,以及題材的多樣;如媒材從木上彩、不銹鋼、海綿、黃銅、陶土,到水墨、碎布……;手法則有鋸、切、綁、雕、塑、畫、拼貼……等;題材從太極陣、眾生相、歡樂家庭、運動,到三軍、裙的故事,以及最新的囚……等等。朱銘的任何一次改變,人們總是充滿對舊有形式的不捨與對新創手法的質疑;最早的鄉土系列過度到太極系列如此,太極系列過度到人間系列,亦復如此。但朱銘總是抱著「千萬人吾亦往矣」的態度,從容前行;作為藝術家的朱銘,顯然是要用藝術作品,來回應爭辯與質疑,也和自我挑戰。或許以往每一次的成功,不能代表以後的必然成功,但似乎只有在這種不斷挑戰的過程中,藝術家才能永保創作的活力與超越。 本文以時間發展的順序,和媒材的使用,分成幾個脈絡,一探朱銘「人間」創作的歷程和意義。本人曾於2005年以〈劈剝太極──朱銘的現代雕塑〉一文,專論朱銘「太極」系列作品的生成、發展與內涵;本文則以「後現代」的觀點,詮釋朱銘的「人間」系列。 「太極」系列固然是朱銘名聞國際的代表之作,但略去「人間」系列,顯然便無法全面、甚至真正瞭解朱銘。如果說「太極」系列簡潔的形式,是現代主義的映現;那麼「人間」系列,便是關注現實、回到生活的後現代主義的實踐。
期刊論文
1.阿吾(19880300)。朱銘的自然觀照:從「運動系列」談起。雄獅美術,205,8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一寸青(197702)。人在天涯--新年訪朱銘。雄獅美術,7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玉珊(19811100)。從「人間」到「太極陣」--談朱銘雕刻的演變。雄獅美術,129,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素麗(1983)。「人間」有情,「功夫」湛深--記朱銘一九八三年在紐約的雕刻展。雄獅美術,154,11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玉珊(19811100)。從「人間」到「太極陣」--談朱銘雕刻的演變。雄獅美術,129,80-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素麗(198611)。林中人間--記漢查森戶外雕塑園開幕展。雄獅美術,189,131-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瓊瑞(2005)。劈剝太極:朱銘的現代雕塑。2005朱銘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朱銘美術館。103-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藤原えりみ(200511)。無形的形體--朱銘的太極系列。「當代文化視野中的朱銘」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年11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61-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淳美(200603)。被忽略的視野--關於朱銘作品的一個女性觀看的方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銘、岸宏子、劉蒼芝、吳滄渝(1980)。我所知道的圓空。台北:長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孟瑜(199709)。刻盡人間--藝術大師朱銘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孟瑜(199709)。刻盡人間--藝術大師朱銘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房義安、嚴志雄(198609)。論朱銘。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賴素鈴(2006)。回歸原點看人間。恣手放意‧遊戯人間--朱銘彩繪木雕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