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術研究與神學教育--華人世界基督教研究的緊迫性
書刊名:華神期刊
作者:林鴻信
作者(外文):Lin, Hong-hsi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
頁次:頁10-33
主題關鍵詞:學術研究神學教育基督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期刊論文
1.劉小楓(1995)。現代語境中的漢語基督教神學。道風:漢語神學學刊,2,2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伯和(2003)。從加利利到台南。神學與教會,28(2),347-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以驊(2002)。神學教育家趙紫宸--兼論大學與神學教育。基督教學術,1,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賢勇(1999)。“文化基督徒”與基督徒文化人。第一、二屆漢語神學圓桌會議。香港:道風山基督教叢林。6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偉馳(2001)。記憶與光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伯祺(2005)。宣教學者梅監務。臺南:教會公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熙楠與雷保德編(2004)。翻譯與吸納--大公神學和漢語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慧林(2004)。《聖經》詮釋中的意義問題。翻譯與吸納--大公神學和漢語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洞奇(2007)。塵世的權威:奧古斯丁的社會政治思想。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參顧彬(1999)。「上帝病」--人病--論中國和西方的不完美性問題。基督教、儒教與現代中國革命精神。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卓新平(2000)。中國知識份子與基督教。基督宗教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卓新平(2000)。當代中國知識份子對基督教的理解。基督宗教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小楓(1993)。這一代人的怕和愛。香港:卓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秋零(1997)。神學與文化的互動。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志偉(1997)。文化基督徒。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佐人(1997)。教義、神學與“文化基督徒”。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曉朝(2000)。理解和疑問-讀劉小楓〈現代語境中的漢語基督神學〉。漢語神學芻議。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小楓(2000)。聖靈降臨的敘事。北京: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何光滬。「本土神學」、「處境神學」與「母語神學」管窺--從讀宋泉盛的書說起。何光滬自選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紫宸(1982)。基督教進解。臺北:文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以驊(1999)。教會大學與神學教育。福州:福建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舒衡哲、丘為君(2000)。中國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St. Augustine、吳飛(2009)。上帝之城:駁異教徒。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奥古斯丁、王曉朝(2004)。上帝之城。香港:道風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偉馳(2005)。奧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Moody, Campbell N.(1907)。The Heathen Heart: An Account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Gospel among the Chinese of Formosa。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  new window
24.卓新平(2000)。基督宗教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Descombes, V.、Scott-Fox, L.、Harding, J. M.(1980)。Modern French Philosophy。New York,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6.李澤厚(1996)。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小楓(2000)。漢語神學與歷史哲學。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Augustine、石敏敏(2004)。論靈魂及其起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Augustinus, Sanctus Aurelius、周偉馳(2005)。論三位一體。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彰輝(1980)。Contextualization as the Way Toward Reform。Asian Christian Theology: Emerging Themes。Philadelphia:Westminster。  new window
31.=Pseudo-Dionysius、包利民(1996)。神秘神學。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硏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