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桌球正手拉球動作之上肢運動學
書刊名:臺中學院體育
作者:郭嘉民洪美娟許景林王怡菁
作者(外文):Kuo, Chia-minHung, Mei-chuanHsu, Ching-linWang, Yi-ching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
頁次:頁131-143
主題關鍵詞:桌球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拉前衝弧圈球運動學Table tennisForehand loop driveForehand fast loop driveKinema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吳修文(1995)。弧圈技術的分析與運用。山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學報,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淑玲、陳金海(20031200)。桌球運動員視覺反應能力與接發球表現的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5(2),67-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念慈、張淑娟、李玉麟(2004)。桌球訓練輔助工具。中華桌球,1,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存沂(19960200)。桌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分析。大專體育,24,116-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Yoshida, K.、Sugiyama, K.、Murakoshi, S.(2003)。The technique used to receive a rotating ball in table tennis。Science and Racket,3,116-120。  new window
6.東月(2000)。王勵勤正手拉球動作解析。乒乓世界,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曉蓬(2001)。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幾點注意事項。乒乓世界,1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Neal, R. L.(199103)。The mechanics of the forehand loop and smash shots in table tenni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23(1),3-11。  new window
9.王苓華(20030900)。網球反拍截擊動作之上肢肌肉活化與動量傳遞之研究。體育學報,35,5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梁世建、翁梓林、蔡葉榮(2005)。桌球正手抽球動作之三度空間運動學分析。2005年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體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體育學會。7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杜美華(2001)。桌球單打橫拍技術測驗之編製(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札齊奧爾斯基(2003)。運動生物力學:運動成績的提高與運動傷害的預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ole, J. W.、Koos, K. A.(1991)。Human anatomy。Dubuque, Iowa:Wm. C. Brown。  new window
3.廖學勇(2001)。廖學勇檔案。台北市: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蔡敏忠(1984)。體育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