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在上海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書刊名: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
作者:彭思舟吳建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eng, Szu-chouWu, Chung-chi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1
頁次:頁152-178
主題關鍵詞: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產業集聚區Cultural industryCreative industryIndustrial clust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9
期刊論文
1.Florida, Richard(2003)。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City & Community,2(1),3-19。  new window
2.殷醒民(2004)。論上海技術創新中的產業集聚性。復旦學報,2004(4),19-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景秀豔(2005)。關於旅遊產業集聚的思考。閩江學院學報,2005(8),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今(2005)。產業集聚的識別理論與方法研究。經濟地理,2005(1),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雙、梁強(2007)。創意產業需求誘導性變遷與發展機制研究。暨南學報,2007(4),5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俊、湯茂林、黃飛飛(2007)。創意產業的興起及其理論研究探析。地理與地理資訊科學,2007(9),6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琳(2007)。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理論探索,2007(5),112-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石培哲(2000)。產業集聚形成原因探析。經濟師,2000(3),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伍志鵬。發展創意產業的區位優勢分析。黑龍江科技資訊,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征(2002)。產業集聚形成機制及其發展對策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02(1),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明江(2005)。產業集聚的創新力和競爭力研究。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5(9),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宗傑(2005)。政府在產業集聚中的作用--青島市家電產業集聚的實證分析。工業技術經濟,2005(9),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玉敏(2007)。創意產業集群的生成機理與政策支持。集團經濟研究,20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寧(2003)。老工業基地城市對農村勞動力吸納力的研究--以長春市為例。經濟地理,2003(2),23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沙波濤(2003)。瀋陽渾南新區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研究。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2),103-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政、仇向洋(2007)。創意產業集聚區如何形成。決策,2007(6),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義聖、劉豔(2007)。中國發展創意產業的現狀和對策。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7(1),66-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嵩(2007)。創意產業與城市的發展。理論界,2007(4),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琪(2002)。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趨勢與對策。經濟研究參考,2002(48),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銀霞(2006)。以產業集聚策略促進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財經界,2006(7),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符韶英、徐碧祥(2006)。創意產業集群化初探。科技管理研究,2006(5),5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倩倩、王緝慈(2005)。論創意產業及其集群的發展環境--以音樂產業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10),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祝平、黃豔麟(2006)。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形成機理。國際商務研究,2006(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麗娟(2004)。政府與產業集聚關係的理論研究。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4(4),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葛立成(2004)。產業集聚與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為例。經濟縱橫,2004(4),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曾進、陳漢青(2007)。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4),152-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董雲飛(2007)。借鑒國外經驗發展中國創意產業。學術交流,2007(7),103-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厲無畏、顧麗英(2007)。創意產業價值創造機制與產業組織模式。經濟學前沿,2007(8),7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聰、曾光、黃嶽鈞。創意產業理論研究綜述。思維,5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薇薇(2006)。產業集聚程度與城市化水準相關性的實證分析。蘭州商學院學報,2006(4),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聶獻忠(2004)。浙江省產業集聚問題及競爭力研究。生產力研究,2004(3),2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賀壽昌、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上海戲劇學院創意學院、上海社會科學創意產業研究中心(2006)。全球創意產業的盛會:聯合國全球創意產業研討會(上海)紀實 (Record of UN Global South-South Creative Economy Symposium(Shanghai, China)。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海創意產業發展中心(2006)。上海創意產業發展報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京成(2006)。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邁克爾‧波特、李明軒(2002)。國家競爭優勢。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海萍、魏清江(2006)。佛羅里達--創意經濟。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上海創意產業中心(2006)。上海培育發展創意產業的探索和實踐。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榮華(2006)。上海培育發展創意產業的探索與實踐。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辦公室課題組(2006)。產業:創意型經濟的引擎:上海創意產業的業態觀察。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緝慈(2001)。創新的空間。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厲無畏(2006)。創意產業導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厲無畏、王如忠(2005)。創意產業:城市發展的新引擎。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