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幾何尺度之不同與可專利性--以美國專利法判例為中心兼評智慧財產法院民事判決98年度民專上易字第23號
書刊名:智慧財產權月刊
作者:陳秉訓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Ping-hsu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52
頁次:頁32-54
主題關鍵詞:專利法進步性美國專利法奈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摘要 在智慧財產法院民事判決 98 年度民專上易字第23 號中,法院認為既 然獨立項是不具進步性,則其附屬項因為只是多了幾何尺度的限制條件, 而在未具特別功效之下,該附屬項也當然不具進步性。此看法類似美國的 經驗,而揭示了「幾何尺度之不同並不足以構成與引證案組合相比而言之 進步性」之法理。本文認為法院的見解是值得支持的。首先,我們不需要 鼓勵單純改變幾何尺度的發明申請案提出。其次,把舉證幾何尺度的限制 條件是進步性之責任轉給申請人,以減輕審查官的舉證責任。第三,此法 理不會阻礙奈米科技的專利保護之發展,因為奈米專利的請求項必然有更 多因奈米結構所生之別於習知結構的限制條件,故進步性的特徵仍可尋得。
期刊論文
1.Roe, R. Scott(2006)。Note, Nanotechnology: When Making Something Smaller Is Nonobvious。Boston Universit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12,127-136。  new window
2.Uhlir, Nikolas J.(2007)。Note, Throwing a Wrench in the System: Size-Dependent Properties, Inherency, and Nanotech Patent Applications。Federal Circuit Bar Journal,16,327-347。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昭誠(2010)。智財法院關於專利有效性判決之探討。專利有效性認定標準研討會,亞洲專利代理人協會台灣總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0年9月25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哲宏、陳逸南、謝銘洋、徐宏昇(1996)。專利法解讀。台北市:月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智超(2004)。專利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文儀(2000)。專利法逐條解說。台北市:黃文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顏吉承(2009)。專利說明書撰寫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銘洋(2007)。智慧財產權法導論。台北市: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Cresanti, Robert。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Speech,http://www.nist.gov/tpo/publications/speechtransroundtablenanotech.cfm。  new window
2.Bashaw, John。Nanotechnology Highlights in President Obama's Proposed 2011 Budget,http://www.thenanonewswire.com/Entry.aspx?eID=71。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