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徐本《說文》「非聲字」試探
書刊名:書目季刊
作者:許育龍
作者(外文):Hsu, Yulu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5:2
頁次:頁53-71
主題關鍵詞:說文解字徐鉉非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在南唐徐鉉校定的《說文解字》當中,有四十四個徐鉉以「古之字音多與今異」而注為「非聲」之文字,如「虔」下云「文非聲」,「旭」下云「九非聲」,這些「非聲」字部分徐鉉有指出原因,如「裔」下云「疑象衣裾之形」,「兌」下云「當从口从八,象气之分」,但是絕大多數的「非聲」字,徐鉉皆以「古今失傳,不可詳究」,而於「非聲」之後載「未詳」。這些「非聲」字若是以清代以來的古音學研究結果檢視,則大多具有密切的聲韻關係,並非如其所云之「非聲」。然而,身為替《說文》加上反切注音的徐鉉,對於音學不可能毫無概念,究竟他的聲韻觀念是什麼?為何會與後世研究相差甚大?本文試圖透過大徐本《說文》部分「非聲」字之更正,如「熇」字下《說文》云:「从火高聲」,徐鉉卻以為「高非聲,當从嗃省」;「輅」字下《說文》云:「从車各聲」,徐鉉卻以為「各非聲,當从路省」這些修正的部分,以及大徐本中其他有關之形聲字得聲偏旁問題之記載,如「卦」字下載「从卜圭聲」,徐鉉卻云「圭字聲不相近,當從挂省聲」;「賂」字下載「从貝各聲」,徐鉉則云「當从路省乃得聲」,透過相關分析,探討徐鉉此一有意識分析《說文解字》中形聲字與得聲偏旁之間聲韻關係之行為。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