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白居易新樂府音律表達藝術之研究
書刊名: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作者:吳玉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3
頁次:頁101-133
主題關鍵詞:白居易四聲押韻音律新樂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漢代古樂府原是指可以歌詠的宗廟頌歌或是民間歌詩,至於唐代先有「擬樂府」再有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在中國文學史裡,皆指出唐代之樂府已失去原本歌詠的功能,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儻採歌謠已被聲樂,則新樂府其庶幾焉。」由於白居易在新樂府的創作上,不但句式活潑多變,在押韻上更是精雕細琢,若千錘百鍊之藝術加工,因此而兼具音樂歌詠的功能,乃作者特有的創作手法。 本論文係以語料的表列分析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將白居易的五十首新樂府之韻腳,依《廣韻》為標準,先翻查所有韻腳的韻目,再依次為韻目的平仄、平上去入、陰陽入(韻尾),從上述的角度考察新樂府是否存在著規律性的節奏,以及音律所呈現的變化,藉此發掘新樂府在音律上的特色。
圖書
1.黃師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居易(1967)。白氏長慶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美雲(1989)。元白新樂府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茂倩(1975)。樂府詩集。台北:商務四部叢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定求(1992)。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兆鵬(200412)。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璇琮(2003)。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惠洪(1971)。冷齋夜話。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永武(197604)。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力(1997)。漢語語音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曹述敬(1991)。音韻學辭典。湖南: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新雄(2005)。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力(1988)。漢語史稿。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白居易(1984)。白居易集。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永武(1976)。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友琴(2005)。白居易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臺靜農(1974)。百種詩話類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邱雍 等(1980)。廣韻。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勰。文心雕龍。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白居易(1968)。白香山集。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灼(1967)。碧雞漫志。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沈德潛(1973)。唐詩別裁。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力(1989)。漢語詩律學。王力全集第十四卷。山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耿志堅(1991)。中唐詩人用韻考。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