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競技體操參與人數現況分析與提昇策略
書刊名:運動研究
作者:方雩 引用關係陳光輝 引用關係鄭黎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Fang, YuChen, Kuang-huiCheng, Li-hu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0:2
頁次:頁30-39
主題關鍵詞:隊數組別Team numberCateg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38
本研究從參與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的隊數及人數,來探討國內競技體操人口發展的情形,同時對提昇參與選手人數的事項來進行探討。本研究發現,參與國內競技體操項目選手的人數有以下的現象:(一)近幾年國內男、女子競技體操選手人口發展的趨勢相似;(二)國小階段,競技體操選手在隊數及人數的發展上趨於平穩,但是隨著年齡層往上增加,從國中之後,參與競技體操專項訓練的隊數及人數是呈現逐漸下滑的趨勢,其中又以大專社會女子組選手的人數減少最多;(三)在89〜98年期間,國內共計有15個縣市的選手曾參與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其中又以高雄市、臺北市、臺北縣、高雄縣及宜蘭縣等五個縣市的隊數及人數居多。提昇參與競技體操人數的關鍵,應是增加國民小學(基層)競技體操培訓站的數量,除了仰賴政府機關的輔導與資源,體操協會應積極主動協助國內各個縣市成立競技體操委員會來推廣競技體操運動,必要時提供專業教練人員、器械等協助。另外,藉由體操俱樂部,將學童轉介至各競技體操重點發展學校參與專項訓練,應是未來尋求推廣及發展競技體操管道的選項。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gymnastic sport participation based on existing teams and participants in major gymnastic competition events. We found the followings: 1) no gender preference in participation rate for gymnastics competition; 2) Team and participant numbers are increasing with age until junior high school and dropping down thereafter, particularly at college level; 3) During 1990-2009, gymnasts from 15 counties were participated gymnastic competition events at national level. Among these counties, Kaohsiung, Taipei, New Taipei, and I-Lan had the highest participation rate. Participation number in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is crucial for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gymnastic population. Reliance on promotion by governmental support and national gymnastic association are both importa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on equipment and coach supports. Additionally, assistance on sending trained gymnasts from elementary to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task for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期刊論文
1.陳光輝、鄭黎暉、陳銘堯(20090300)。競技體操選手基本動作練習應注意事項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3(1),138-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俠文(1997)。競技體操基本動作技術與教法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4),7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光輝、陳嘉遠、高明峰(20060300)。男子競技體操新、舊制規定動作之比較分析--以國小中年級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1),69-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光輝、湯文慈(2009)。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國際賽成績統計與獲獎內容探討--1990~2008。大專體育,103,7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光輝、陳嘉遠(20060400)。男子競技體操新、舊制規定動作之比較分析:以國小低年級為例。大專體育,83,1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光輝、王明鴈、蔡亨(20050900)。全國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成績分析--以90、92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245-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雩、陳光輝、陳銘堯(2010)。2004~2008 年臺灣地區國小男子競技體操選手人數及成績分析。運動研究,19(2),3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亨(2007)。美國體操俱樂部與競賽制度之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1(4),93-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焜杰(2002)。從第三屆東亞運動會成績看國內女子競技體操未來發展。學校體育雙月刊,12(2),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2000)。競技體操高級教材。北京市: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1)。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0)。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5)。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2)。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8)。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9)。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100 年全國運動會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3)。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4)。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6)。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華民國體操協會(2007)。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競賽規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