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文化語境下的臺灣水墨畫創作危機思考與創作方法論觀念之建立探討
書刊名: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
作者:陳建發
作者(外文):Chen, Chien-fa
出版日期:2012
卷期:4
頁次:頁40-51
主題關鍵詞:當代水墨創作危機方法論ContemporaryInk paintingsCrisisMethod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莊連東(20080700)。邊緣的主流--新世紀(2000年以後)臺灣水墨畫的疏離意識。視覺藝術論壇,3,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倪再沁(19910600)。中國水墨、臺灣趣味﹣﹣臺灣水墨發展的批判。雄獅美術,244,150-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崔詠雪(2009)。台灣1980年後當代水墨新面向的初探。台灣美術,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肅良(1998)。黎明前的暗暝--從第二屆現代水墨畫展論建構台灣「主體性藝術」。美育,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昌漢(2008)。不賞碧山暮,秋雲暗幾重--從當代視角思考水墨美學的筆墨異境與歧境。藝術家,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昭儀(2006)。解嚴後台灣當代藝術的主體與認同觀照--初探。台灣美術,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家驥(2004)。道隱蹤藏:藝術史終結後的筆墨藝術。典藏‧今藝術,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施世昱(2006)。二十一世紀台灣藝術的思考方法與方向。台灣美術,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袁金塔(2002)。麥當勞叔叔與檳榔西施--當代台灣大眾文化對水墨的衝撃。水墨新世紀:2002年水墨畫理論與創作國際學後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千惠(2004)。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倪再沁(1995)。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南溟(2006)。藝術必須死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名潞(2006)。另類方法 另類現代: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本土文化因素及其現代性轉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建會策劃(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曹玉林(2006)。當代中國畫體格轉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家驥(2002)。水墨畫新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瓊瑞、劉永仁(2008)。水墨變相--「現代水墨」在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東山、朱佩儀(2003)。前衛水墨--中國傳統續畫的最後出路。彩墨藝術文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家驥(2001)。從反聖像到新聖像--後解嚴時期的台灣當代藝術。流變與幻形─當代藝術穿越九○年代。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何桂彦。當代水墨的變遷與突破,http://www.artda.cn/view.php?tid=4920&cid=27, 2011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其南。台灣文化的重建,http//www.taiwanncf.org.tw/ttforum/22/22-07.htm, 2008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