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排球運動前、後排扣球攻擊動作差異點分析
書刊名:全民休閒發展學刊
作者:吳茂昌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頁次:頁172-183
主題關鍵詞:排球運動前排扣球後排扣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20
扣球攻擊是排球運動比賽得分的主軸, 而由前排扣球和後排扣球的技術所搭配組成的立體進攻, 已是近年來發展的攻擊趨勢和主流戰術。由於前、後排扣球者在起跳位置、擊球至球網間距離之不同, 造成兩者在起跳方法和揮臂擊球時上身軀體運行上的迥異。透過本研究的說明和釐清, 將有助於提昇我國排球運動扣球技術水準和建立正確的扣球技術觀。
期刊論文
1.劉志華、莊美華(19991000)。女子排球比賽中「立體進攻」打法的研究。大專體育,45,60-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紀忠呈(2001)。黃寶賢選手排球後排扣球之運動學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5(2),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忠仁(1997)。排球扣球技術的運動生物力學淺析。南都學壇(自然科學版),17(6),81- 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村(1993)。我國部分優秀女排運動員1號位後排進攻技術的運動學硏究。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7(4),2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萬京、葛春林、劉鐵(2004)。對我國甲A女排主攻手強攻扣球揮臂速度的分析與硏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1),127-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麗芳(2007)。球扣球手臂揮擺最佳時機之探討--最高擊球點爲例。北體學報,15,48-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文成(2009)。排球選手運用後排扣球技術的學理探析。大專體育,105,65-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譚世文(2004)。現代排球後排防守技術的演變與實踐。體育學刊,11(4),13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萍(2001)。淺析排球正面扣球中的幾種揮臂動作技術。鋼仁師專學報,4,6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榮、李毅鈞(2001)。中外優秀男排選手前後排扣球技術的比較硏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8(2),4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增村雅尙(2007)。バックアタックとフロン卜アタックの違い。Coachiag & Paying Volleyball,51,1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宍戶隆之(2008)。スパイタの フッ卜フ一タ。Coaching & Plaving Volleyball,59,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八阪剛史(1996)。用DLT法對排球比賽中扣球高度的硏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施正人(2005)。排球運動比賽網上攻撃技術效益模式之研究。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