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門與人內在表現之硏究--以近現代韓國水墨畫爲中心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金廷修
作者(外文):Kim, Jeomg-s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2
頁次:頁295-314
主題關鍵詞:通過儀式內面性韓紙楮紙水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藝術活動上所有藝術家一直想要試著重現人類和人類的意識,特別是人的形象超越時空,表現為本質的存在,持續研究發展。自己獨特的存在觀和時代性,對藝術家非常重要,所有藝術從自己內面出發,然後要經過不斷磨練的過程。藝術反映著作者當時的時代文化和情況。在現代繪畫方面,關於人類的問題,因著文明發展帶來與人疏遠和曲解思考,逐漸失去其本質。舊約聖經創始記記載,「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神的)形像造男造女。」(創始記一章二十七節)神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所以聖潔和完整的存在是人本質的形像。本人透過媒體-“門”,想要考察人本質的問題即現實裏人的面目和內在、本質性的人的面目之間的界限情況。同時,表現現代人物時,以門為重要材料,透過門投影和表現人的各種本質。人類透過自己所造的門看到人生的路程,門具有一個通過儀式的精神世界的門、心裡的門之意思。爲接近主題,其方法上使用了韓紙和楮紙,因紙本身的獨特質感和吸收顏料的特性,能夠深入表現將精神展現於物質的架構。並且水墨表現上亦即潑墨和表現作家的感受性方面,紙和水墨是除去外面性而包含本質和精神性之適合的表現材料。本研究透過分析韓國近現代水墨畫將門和人的內在表現之局面重新評估針對人本質的看法,而接近人自然的內面感情。在這觀點上,本人以各種造形的角度觀察人物畫的事實性和內面性,進而提出現代水墨畫的新方向。
研究報告
1.李承哲(1999)。韓紙的歷史。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惠瑗(1998)。人物表現的韓紙作業之造形性研究(碩士論文)。首爾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希承(2010)。朝鮮展覽會與韓國展覽會的人物畵硏究(博士論文)。同德女子大學校大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ee Hye Na(1998)。以製織門的象徵性研究(碩士論文)。梨花女子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Jung Sun Ah(1992)。門的象徵性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首爾女子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n Byung Chul(1996)。內面意義的門作業之研究(碩士論文)。首爾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ang Yoo Lim(1997)。以人物畫內面心象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世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won, Yong-Rae(1992)。內面與外面之間直觀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首爾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沈括。夢溪筆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其昌。畫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愷之。論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善杓(2009)。韓國近代美術史。首爾:時空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朴容淑(1991)。現代美術反省的理解。首爾:集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宮川英二、Kim, Tae-Gook(1982)。建築的空間。首爾:新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權德周(1990)。中國藝術情神。首爾:東文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溫肇桐、薑寬植(1989)。中國繪畫批評史。首爾:美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鍾美(2001)。我國繪畫的色和塗料。首爾:學古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譚旦冏、金基株(1985)。中國繪藝術史。首爾:悅話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runs, Margarete、Cho, Jung Ok(1999)。色彩之神秘。首爾:世宗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ader, Melvin、Jessup, Bertram、Kim, Gwang-Myung(1988)。藝術與人間價值。首爾:理論與實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Codiber, Pierre、Chang, Jin-Young(1993)。自文化至神聖。首爾: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Kandinski, Wassily、權寧弼(1979)。關於藝術的精神因素。首爾:烈火堂美術新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葛路、薑寬植(1997)。中國繪畫理論史。首爾:美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chelard, Gaston、杜小真、顧嘉琛(1992)。火的精神分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Lee, Kyung Jae(1987)。門。首爾:烈火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Cho, Min-Hwan(1997)。中國哲學與藝術精神。首爾:藝文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Cho, Yong-Jin(1992)。彩色畫技術。首爾:美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Oh Kwang Soo(1997)。韓國現代美術家20人Ⅰ:傳統和變革。時空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佰敏(1991)。東洋畵構圖論。首爾:美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彥遠外、金基株(2002)。中國畵論選集。美術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Michael Sullivan、韓正熙、崔聖銀(1999)。中國美術史。圖書出版禮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Gaston Bachelard、Gwak Kwangsu(1993)。空間的詩學。信心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Wu Hung、Suh Sung(1999)。繪畫裡的繪畫。離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Capra, Fritjof、Lee, Sung-Bum、Kim, Yong-Jung(1979)。現代物理學與東方思想。首爾:凡洋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彥遠。歷代名畵記。唐朝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美術史學硏究會(2005)。美術史學報。首爾:美術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國立現代美術館(2002)。韓國近代繪畵100選。Erl and Ar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金基昶(1980)。個展圖錄。keong-bi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徐世鈺(1996)。個展圖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湖巖美術館(1994)。月田。湖巖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軾。淨因院畫記。中國畫論類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oo Mi Jung(2006)。門的神學。基督敎思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ong Tai Il(201107)。對在聖經裏出現的"門"神學意味考察。『門』基督教美術研究總書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