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下部鳴鶴與楊守敬的交流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黃雅宜
作者(外文):Huang, Ya-y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2
頁次:頁421-447
主題關鍵詞:日下部鳴鶴楊守敬書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1880年(明治13年)的春天,清朝駐日大使何如璋,邀請中國書法家、金石家楊守敬訪日本,楊氏攜帶的中國歷代碑帖文字,據說有一萬數千餘本,而這些碑帖竟然意外的造成了日本書法史上的一股新潮流。為日本書法史帶來了重要的轉捩點。日下部鳴鶴師學於楊守敬的書法與金石學,他用當時看見及學習到的漢魏六朝拓本等,加上自己到中國的成果,落實了中國六朝風尚(格)的書法以及金石學,在日本書法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這一段中國書人與日本書家的交流活動,也成為書法史上一段璀璨的歷史。
期刊論文
1.(19850401)。墨。墨雜誌,113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50405)。篆刻的鑑賞和實踐。墨雜誌,臨時增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5)。墨。墨雜誌,第114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4)。墨。墨雜誌,110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3)。墨。墨雜誌,第45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6)。墨。墨雜誌,第63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550215)。書道第二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550615)。書道第六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550915)。書道第九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日本篆刻社(1984)。篆刻第四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日本篆刻社(1986)。篆刻第十三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日本篆刻社(1990)。篆刻第三十一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書論編輯室(19980430)。書論第三十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書論編輯室(1974)。書論第五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書論編輯室(19771130)。書論第十一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書論編輯室(19790531)。書論第十四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書論編輯室(19900918)。書論二十六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書論編輯室(19931231)。書論第二十九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書論編輯室(19990520)。書論第三十一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書論編輯室(20010331)。書論第三十二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書論編輯室(20031130)。書論第三十三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書論編輯室(20050401)。書論第三十四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書論編輯室(20061001)。書論第三十五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書論編輯室(20080823)。書論第三十六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書譜》編輯委員會(1981100)。書譜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書譜》編輯委員會(1987)。書譜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書譜》編輯委員會(1987)。書譜19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書譜》編輯委員會(1988)。書譜198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書譜》編輯委員會(1989)。書譜19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范迪安(2006)。文化傳承與形式探索--中國美術館篆刻理論研討會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泠印社(1998)。西泠印社國際印學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鵬程(2005)。“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上海市書法家協會(2008)。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文物出版社(2002)。第五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物出版社(1998)。第三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文物出版社(1994)。中日書法史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香取潤哉(2006)。「昭和書豪」山本竟山--日本治臺時期旅臺書家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小針代助(198404)。近代日本の書,現代書の源流をたずねて。東京:藝術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天任(1974)。楊惺吾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慶(1999)。東瀛遺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見史料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中秀、茅子良、陳輝(2004)。近現代金石書畫家潤例。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振濂(2006)。維新:近代日本藝術觀念的變遷--近代中日藝術史實比較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乾良(1999)。印迷叢書。杭州: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正成(198908)。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台北市:旺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振濂(200310)。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長編。杭州: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書學書道史學會(20051001)。〈日下部鸣鶴〉:《日本.中國.朝鮮/書道史年表事典》。東京:株式會社萱原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韓天雍。日本篆刻藝術。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畑常信。日本的篆刻。西泠印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振濂(2000)。現代日本書法大典。河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西泠印社(2003)。西泠印社百年圖史。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江(1995)。篆刻金石賞析。台北:書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黑須雪子(2008)。日本の書 維新~昭和初期。東京:二玄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近藤高史(1985)。明治、大正、昭和書道史年表。東京:圖書出版木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河野隆(2005)。篆刻まるわかりハンドブック。東京:株式會社平河工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篆刻美術館(19950923)。河井荃廬展。古河市:篆刻美術館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蘇友泉(19940400)。吳昌碩生平及書法篆刻藝術之研究。台北:蕙風堂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加藤慈雨樓(1975)。璽印精華 官印篇。京都:藤井齋成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有鄰館學藝部(19920510)。有鄰館精華。京都:藤井齋成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西川寧(1978)。河井荃廬的篆刻。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守敬(1974)。書學邇言。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佩智(2005)。西泠印社舊事拾遺(1949-1962)。杭州:西泠印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佩智(20071200)。西泠印社摩崖石刻。杭州:西泠印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谷村喜齋(1988)。西泠印社展。讀賣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永怡(20070400)。近代書畫市場與風格遷變:以上海為中心(1843~1948)。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日下部鳴鶴(1987)。鳴鶴翁三体千字文。東京:文海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雷志雄(1998)。日本金石舉要。湖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雷志雄(1998)。日本墨跡舉要。湖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610900)。藝林叢錄第一編。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蔣寶齡(1975)。墨林今話。台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韓天衡(1996)。天衡藝談。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20110111)。徐三庚と日中の書法交流展--秋山白巖.西川春洞.初世中村蘭臺を中心として。東京:謙慎書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931000)。印學論談。浙江省新華書店發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葉一葦(19930700)。中國的篆刻藝術與技巧。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郁重今(1986)。西泠印社社員印集。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西泠印社(1987)。印學論叢。上海: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梅吟。吳昌碩印風與晚清中日書法篆刻藝術交流發展。台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書論編輯室(19980430)。書論。京都:書論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郁周(19960101)。一九九五年書法論文選集。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振濂(20001000)。近代中日繪畫交流史比較研究。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篆刻美術館(2002)。西川寧篆刻展。篆刻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孫慰祖(2007)。可齋論印三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2005)。近代中日書法交流史を担った人。德島縣立文學書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20040815)。篆刻入門技法とその魅力。墨雜誌。東京:藝術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