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陸法系犯罪論三要素學說的定位思考
書刊名:澳門法學
作者:趙國強
作者(外文):Zhao, Guoqia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
頁次:頁125-140+143
主題關鍵詞:犯罪論構成要件違法性責任法律後果Criminal theoryConstitutive elementIllegalityLiabilityLegal resul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圖書
1.特拉伊寧.A. H.(1958)。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李斯特.弗蘭茲、施密特.埃貝哈德、徐久生、何秉松(2000)。德國刑法教科書。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川端博、甘添貴、余振華(2008)。刑法總論。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秉松(1995)。犯罪構成系統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小野清一郎、王泰(1991)。犯罪構成要件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塚仁、馮軍(2003)。刑法概說(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明楷(1999)。外國刑法綱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大谷實(19940820)。刑法講義總論。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克昌(20021000)。比較刑法原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墩銘(2009)。刑法總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斯特、施密特、徐久生、何秉松(2006)。德國刑法教科書。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漢斯.海因里希.耶賽克、托馬斯.魏根特、徐久生(2001)。德國刑法教科書(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