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系統
:::
網站導覽
國圖首頁
聯絡我們
操作說明
English
(13.58.26.185)
登入
字型: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如為IE7以上、Firefoxy或Chrome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來源文獻查詢
引文查詢
瀏覽查詢
作者權威檔
引用/點閱統計
我的研究室
資料庫說明
相關網站
來源文獻查詢
/
簡易查詢
/
查詢結果列表
/
詳目列表
:::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總合 1 筆
/1
頁
來源文獻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引文資料
題名:
全球教育中之性別差異
書刊名:
教育科學期刊
作者:
劉瑞圓
作者(外文):
Liu, Jui-yuan
出版日期:
2012
卷期:
11:1
頁次:
頁79-104
主題關鍵詞:
全球教育
;
性別差異
;
男孩危機
;
學業成就
;
科學教育
;
Global education
;
Gender differences
;
Boys' crisis
;
Academic achievements
;
Science education
原始連結:
連回原系統網址
相關次數:
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
4
) 專書(0) 專書論文(0)
排除自我引用:0
共同引用:
45
點閱:30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本世紀的主要趨勢,影響層面涵括人類的社會制度與生活環境,教育亦無法自絕於外。隨著國際競爭加劇,提高人力品質以增加國家競爭力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的主軸,教育績效之提升成為國際競爭的評比要項。在全球各國進行教育改革之際,學生的學業成就呈現女生優於男生的全球化趨勢,不論是女生較強的語文科目,連數學、自然等科目,女生的表現都比男生佳。但從另一角度觀察,固然女生的表現不遜於男生,在科學界仍然存在著隨著學術階層愈高,女性參與比例愈低的管漏現象(leaky pipeline phenomenon)。本文採用文獻分析法,首先探討全球教育發展概況,了解各國的教育特色;再則,觀察各國學生在學業成就及國際測驗中,女生成績優於男生之現象;進而反思科學教育現場中之性別刻板待遇並尋求解決方法,以期使學生不論性別皆能適性發展。
以文找文
Globaliz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mainstream in the 21st century. Its influences include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creasing the national competiveness 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manpower has become a main concern in educational reforms for all countries. And the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has become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achievements shows the global trend that girls' achievements are superior to boys'. Besides the girl-superior subjects, such as languages, girls' academic performance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re better than boys'. Although girls' performances are not worse than boys', the leaky pipeline phenomenon still exists, which shows that small percentage of females with higher education has the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science field.The main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is literature analysis. First, it review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bout the trend of global education which shows the educational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econd, it observes the phenomenon that girls' achievements in learning and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s are better than boys'. The study intends to discuss the gender stereotyping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to devise and implement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stereotyping i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以文找文
期刊論文
1.
高熏芳(20051000)。全球化情境下高等教育的課程革新--論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之實施。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周年校慶特刊,115-151。
延伸查詢
2.
Harvey, Glen、Hergert, Leslie F.(1986)。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in education。Theory into Practice,25(4),290-299。
3.
蔡麗玲(20040400)。性別中立?談科學裡的性別。婦研縱橫,70,23-27。
延伸查詢
4.
Walkerdine, V.(1989)。Femininity As Performance。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5(3),267-279。
5.
Yoon, J. R.(2000)。Korean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ian Women,10,33-42。
6.
文東茅(2005)。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學業及就業的性別比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6(5),16-21。
延伸查詢
7.
周晟(2007)。澳大利亞中小學的男孩教育。外國中小學教育,9,31-34。
延伸查詢
8.
楊信男(1999)。臺灣物理界兩性人數比較。物理雙月刊,21(5),605-608。
延伸查詢
9.
趙霞、孫雲曉(2010)。男孩危機的現狀與分析。少年兒童研究(理論版),13,4-9。
延伸查詢
10.
蔡麗玲(2004)。性別與職涯的國際觀點與做法:科學女性的養成與挑戰。生涯快遞,11,5-9。
延伸查詢
11.
戴明鳳(20070400)。過去與現代女性科學家所面臨的困境和現況--從女性諾貝爾科學獎得主談起。物理,29(2),546-562。
延伸查詢
12.
謝慧盈(2006)。關注課堂交往中的性別不平等。教學與管理,11,70-71。
延伸查詢
13.
龐超(2007)。英國中小學男生學業成績相對落後問題透析。外國中小學教育,10,47-52。
延伸查詢
14.
盧清、曾彬(2004)。當前子女教育中父親缺位現象之思考。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78-80。
延伸查詢
15.
Campbell, K.、Evans, C.(1994)。Gender issues and the math/science curricula: Effects on females。People and Education,2,284-295。
16.
Kelly, A.(1985)。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e science。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6(2),133-154。
17.
Klein, S. S.(1986)。Abolishing misperceptions About ex Equity in education。Theory into Practice,25(4),219-226。
18.
Oswald, D. L.、Harvey, R. D.(2003)。A Q-methodological study of women's subjective perspectives on mathematics。Sex Roles,49(3/4),133-142。
19.
Priest, A.(2000)。Where are the gifted girls。The Georgia Straight Weekly,Feb,10-17。
20.
Vockell, F. L.、Lobanc, S.(1981)。Sex role stereotyping by high school females in Scien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8(2),209-219。
21.
蔡麗玲(20041100)。朝向性別容納式的科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9,13-26。
延伸查詢
22.
佘曉清(19990400)。影響我國中小學學生科學家印象因素之綜論。教育研究資訊,7(2),47-60。
延伸查詢
23.
Jones, M. G.、Wheatley, J.(1990)。Gender differences in teacher-students interactions in science classroom。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7(9),861-874。
24.
吳嘉麗(19980400)。從性別角度看國中數理化教科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8-65。
延伸查詢
25.
佘曉清(19980400)。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延伸查詢
會議論文
1.
歐用生(1994)。兩性平等的道德課程設計。「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舉辦) 。嘉義縣。
延伸查詢
2.
謝小芩、王秀雲(199405)。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之性別意識形態分析。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舉辦 (會議日期: 1994年5月19日)。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
3.
謝臥龍、駱慧文(199712)。國中科學教育教學方法與課堂互動中性別差異。性別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
4.
魏惠娟(1994)。國中國文教科書兩性形象與角色之分析。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4年5月19日)。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
5.
Lo, A.、Shieh, V.(1992)。A study form an education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 sex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at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in Kaohsiung, Taiwan。The WCCI Triennial Conference.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World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會議日期: 1992, July)。Cairo, Egypt。
研究報告
1.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臺灣參加PISA 2006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95-2522-S-026-002)。臺北市。
延伸查詢
2.
教育部統計處(201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101年版。臺北市:教育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
3.
謝臥龍、駱慧文、莊勝發(1995)。從課堂師生互動關係分析的觀點來探討學前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臺北市。
延伸查詢
學位論文
1.
蕭文家(2008)。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性別角色研究分析--以故事類課文為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
延伸查詢
2.
吳旻珊(2007)。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
3.
郭碧雲(2007)。國立臺灣大學新生情緒智力與學業成績相關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
4.
張文隆(1997)。臺中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
5.
林慧玉(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物慾觀、學習態度、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兼論性別差異(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延伸查詢
6.
吳嵐(2002)。高中學生學業成績的性別差異及教育對策研究(碩士論文)。西南師範大學,重慶市。
延伸查詢
7.
周佳樺(2006)。國中學生國語文學習態度、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延伸查詢
8.
郭招顯(2007)。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領域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內容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延伸查詢
9.
陳志祥(2008)。綜合高中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資訊素養之研究--以新化高工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
10.
葉明正(2002)。國中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科技素養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
11.
邵國志(2007)。屏東地區國小五年級原住民學童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
12.
鄭宜真(2002)。自然教室中的他與她--以元氣小學為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
13.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
14.
陳秋麗(2005)。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延伸查詢
15.
邱齡嬅(2004)。現行高中國文教科書的性別偏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
16.
黎瓊麗(2005)。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研究:以屏東地區國小為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
17.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
18.
張錦鶴(2003)。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
圖書
1.
黃政傑(1988)。生活與倫理課本教些什麼:教材理想的追求。臺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
2.
教育部統計處(2010)。我國教育類性別統計之國際比較。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
3.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0)。Educational Equity for Girls and Women。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4.
丁鋼(2004)。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北京市:教育科學。
延伸查詢
5.
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2008)。中國教育年鑑2008。北京市:人民教育。
延伸查詢
6.
洪碧霞(2010)。臺灣PISA2009精簡報告。臺北市:國家PISA國家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
7.
孫雲曉、李文道、趙霞(2011)。男孩危機。香港:三聯。
延伸查詢
8.
國立陽明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2008)。全球女性科學家會議結案報告。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
延伸查詢
9.
教育部(200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93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
10.
陳曉佩(2009)。我國與OECD各國女性高等教育之學科領域暨性別差異分析。臺北市:教育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
11.
Rogge, J. U.、Mailer, B.、曾漢泉(2006)。勇敢男孩:給父母的男孩教育手冊。武漢:湖北教育。
延伸查詢
12.
Gaskell, P. J.、McLaren, A.、Oberg, A.、Eyre, L.(1992)。The 1990 British Columbia mathematics assessment: Gender issues in student choice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Victoria, BC:Ministry of Education。
13.
Keeves, J. P.(1992)。The IEA Study of Science Ⅲ: Change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Achievement:1970-1984。Oxford, England:Pergamon。
14.
Kelly, D. L.、Mullis, I. V. S.、Martin, M. O.(2000)。Profiles of Student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at the TIMSS International Benchmarks: U.S. Performance and Standard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Chestnut Hill, MA:lTIMS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15.
Micklethwait, J.、Wooldridge, A.(2000)。A future perfect: the challenge and hidden promise of globalization。New York, NY:Times Books。
16.
Mullis, I. V. S.、Martin, M. O.、Gonzalez, E. J.、Kennedy, A. M.(2003)。PIRLS 2001 International Report: IEA's Study of Reading Literacy Achievement in Primary Schools。Chestnut Hill, MA:Boston College。
17.
Mullis, I. V. S.、Martin, M. O.、Kennedy, A. M.、Foy, P.(2007)。IEA'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in Primary School in 40 Countries。Chestnut Hill, MA:Boston College。
18.
Sadker, M.、Sadker, D.(1982)。Sex equity handbook for school。New York, NY:Longman。
19.
Sax, L.(2006)。Why Gender Matters: W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New York, NY:Random House。
20.
Sax, L.(2009)。Boys Adrift: The Five Factors Driving the Growing Epidemic of Unmotivated Boys and Underachieving Young Men。New York, NY:Basic Books。
21.
Micklethwait, J.、Wooldridge, A.、高仁君(2003)。完美大未來:全球化機遇與挑戰。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
22.
Sax, Leonard、洪蘭(2006)。養男育女調不同。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
其他
1.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2010)。The Nation's Report Card: Grade 12 Reading and Mathematics 2009 National and Pilot State Results,http://www.nationsreportcard.gov/。
2.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2010)。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anada,http://www.nserc-crsng.gc.ca/_doc/Reports-Rapports/Women_Science_Engineering_e.pdf。
3.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7)。PISA 2006: 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Executive Summary,http://www.pisa.oecd.org/dataoecd/15/13/39725224.pdf。
4.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PISA 2009 Results: What Students Know and Can Do-Student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091450-en。
5.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PISA 2009 Results:Learning Trends-Changes in Student Performance Since 2000,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091580-en。
圖書論文
1.
Guzzetti, B. J.(2001)。Texts and talk: The role of gender in learning physics。Constructions of literacy: Studi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nd out of secondary schools。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2.
Head, J.(1987)。A model to link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o a preference for science。Science for girls?。Milton Keynes, UK:Open University。
3.
Kahle, J. B.、Meece, J. L.(1994)。Research on gender issues in the classroo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New York, NY:Macmillan。
4.
Sadker, M.、Sadker, D.(1994)。Missing in interaction。Failing at fairness: How America's schools cheat girls。New York, NY:Touchstone。
5.
Brophy, J. E.、Good, T. L.(1986)。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achievement。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New York:Macmillan。
6.
李元貞(1988)。反對性別歧視的國民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手冊。臺北市:婦女新知基金會。
延伸查詢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引用嵌入語法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嵌入語法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
相關期刊
相關論文
相關專書
相關著作
熱門點閱
1.
「國中公民與社會科自我調整學習量表」之編製與驗證
2.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調整學習與英語學習態度及英語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某國小為例
3.
科普讀物閱讀活動對四年級學童的科學家意象之影響
4.
臺中市肚皮舞學習者參與動機與文化認同之研究
5.
客家文化體驗活動對青少年文化認同的影響
6.
英語數位資源的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輔仁大學大學部學生為例
7.
效化適用於漢族與廣義賽德克族學生科學調適學習問卷
8.
個案都市原住民學生之西方科學本質觀探討
9.
以補救教學觀點探討提升國中學生英語能力之因應管理之道評估之研究
10.
臺南市國中學生運用理化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Anxiety among Aboriginal Studen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12.
臺灣社會變遷下對弱勢族群影響初探:以新住民為例
13.
行動英語學習心智模式之研究
14.
學習動機、焦慮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結合後設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
15.
公民科學家意象與參觀博物館對科學研究利益知覺之影響
1.
原住民實驗小學建構文化認同歷程之個案研究
2.
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自主學習方案之建構及成效研究
3.
影響國中學生英語學習成就關鍵因素之分析—以TASA資料庫為例
4.
國小初任暨資深校長自我調控學習、衝突管理及專業成長之比較研究
5.
女校校園生活性別政權之探究― 一所國中女校之建制俗民誌研究
6.
大專畢業生家庭資本、學校教育、社會網絡與薪資之研究:以性別觀點詮釋
7.
國內男女高中生在科學成就上差異性影響因素之研究
8.
國小弱勢學生國語文學習成就影響因素之分析與模型建構
9.
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10.
數位學習應用模式提升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
11.
青少年自我統合、憂鬱傾向及生活適應關聯性之研究:模式建構與驗證
12.
結合網頁式教材和合作學習之教學模式研究─以6年級英語教學為例
13.
地方文化治理理念與實踐之研究-以新竹縣2002-2009地方文化館為例
14.
高中數理資優生與普通生數學學習歷程與成就結構模式驗證及比較研究
15.
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自我調整學習因素及其學習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
1.
雲林縣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動機
2.
雲林縣國民小學學生學習動機、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及學業成就之探究
3.
資訊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之資訊教育課程學習動機
無相關著作
1.
知識整合數位課程促進學生科學素養:以化學反應概念為例
2.
吳汝綸日本教育考察與對晚清學制建立影響程度的再探討
3.
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的發展及信度效度分析
4.
多文本課外閱讀對增進國中學生理解歷史主題之研究:以「外侮」主題為例
5.
大學生自身技術之研究:研究工具編製與類型建構
6.
幼教人員網路社群合作對教學認知實用的影響:網路社會連結的干擾效果
7.
美國聯邦政府的幼教方案與幼兒入園狀況:Quality Counts 2015的調查報告
8.
當代瑞典高等教育制度及其終身教育機構之體現
9.
私立大專院校教師資遣法律問題探討
10.
從協力治理觀點探討國立大學自主治理試辦方案之執行
11.
資料採礦模式於學校整併指標之應用與評估
12.
學習型組織概念是否與高等教育機構相關?文獻探討與「多方利益關係人權變觀點」(上)
13.
教師領導的實踐與發展:從教師「同僚性」談起
14.
發展一個可行的教師領導模式
15.
聚焦學生學習的教師領導之挑戰、角色與策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