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速公路因應電子收費需求提升之收費車道配置準則
書刊名:交通學報
作者:曾平毅張瓊文吳韋志
作者(外文):Tseng, Pin-yiChang, Chiung-wenWu, Wei-chi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1
頁次:頁1-23
主題關鍵詞:電子收費系統交通需求收費站模擬模式TPS模式收費車道配置Manual toll collectionTraffic demandToll plaza simulation modelETC gate allo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42
期刊論文
1.胡守任、楊慧華(2009)。應用時間序列與收費站模擬模式分析電子收費車道使用需求預測與車道配置:以泰山收費站為例。運輸學刊,22(2),145-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學孔、賴禎秀、吳清慈(20040300)。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之車道配置及其成本效益分析。運輸計劃,33(1),29-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平毅、林豐博、張瓊文、蘇振維、鄭嘉盈(20120500)。收費站模擬(TPS)模式之改良與應用。交通學報,12(1),23-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承傳、蔡義清、郭誌毅(19950300)。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水準等級界定之研究。運輸,27,3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平毅、王俊成(20030300)。中山高速公路地磅站作業評估之研究。運輸計劃,32(1),103-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平毅、林豐博、張瓊文、蘇振維(20021200)。高速公路收費站延滯模式之研究。運輸計劃,31(4),795-8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Li, J.、Gillen, D.、Dahlgren, J.(1999)。Benefit-cost Evaluation of the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78t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會議日期: 1999/01/10-14)。Washington, D.C。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豐博、曾平毅(2011)。高快速公路收費站、隧道及坡度路段容量及車流特性之研究 (計畫編號:100-78-1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承傳(2004)。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車道最適配置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廖惠卿(2002)。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車道配置對收費站服務績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炳榮(1999)。電子收費系統收費站服務績效之研究:TTPS模式之運用(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霖霆(2001)。高速公路收費站電子收費車道設置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4)。臺灣地區智慧型運輸系統綱要計畫--2003-2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豐博、曾平毅、林國顯、蘇振維、張瓊文、鄭嘉盈、呂怡青、劉國慶、陳昭堯、王怡方、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1)。2011年臺灣公路容量手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1)。2011年臺灣地區公路容量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智慧型運輸系統協會(2007)。電子收付費系統,http://www.its-taiwan.org.tw/, 2010/1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