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研究的「中國問題」及其出路
書刊名:鵝湖
作者:潘道正
作者(外文):Pan, Dao-zhe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38:11=455
頁次:頁32-40
主題關鍵詞:批判精神知識精英農民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文化研究的「中國問題」的根本不在「研究」,而在從事研究的「人」。文化研究由西方興起,是知識份子進行社會批判的重要方式,批判精神是其本質性的特徵。中國文化研究的問題就在於失去了批判精神,而其根本原因則在於缺少敢於批判的知識精英。從研究對象上來看,單純回歸伯明罕傳統,發掘「工人階級議題」,這並不現實,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國仍是農業國,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對中國當代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文化研究要想擁有更廣闊的空間就必須走向農民文化。
期刊論文
1.潘知常(1994)。文化工業:美學面臨著新的挑戰--當代文化工業的美學闡釋之一。文藝評論,1994(4),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曉漁(2005)。文化研究的中國問題。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錦華(2006)。學術的位置--戴錦華教授訪談錄。學術月刊,2006(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曉明(2010)。文化研究的三道難題--以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為例。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盛甯(2011)。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文藝研究,2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汝倫(1994)。論大眾文化。復旦學報,1994(3),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元浦(1994)。試論當代的「文化工業」。文藝理論研究,1994(2),26-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一川(2001)。當代大眾文化與中國大眾文化學。藝術廣角,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勇(2005)。批判精神的沉淪--中國當代文化批評的病因之我見。文藝研究,200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鄒廣文(2002)。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陶東風(2012)。核心價值體系與大眾文化的有機融合。文藝研究,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偉(2011)。「文化研究」的意義與問題。學術界,20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加里.霍爾、克雷爾.伯查爾、楊建國(2008)。新文化研究的理論探險。文化研究,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約翰.斯特雷、楊竹山(2006)。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愛德華.W.薩伊德、單德興、陸建德(2002)。知識份子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克斯.霍克海默、希歐多爾.阿道爾諾、渠敬東、曹衛東(2003)。啟蒙的辯證法--哲學斷片。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2003)。中國知識份子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英時(1997)。中國知識份子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約翰.費斯克、楊全強(2001)。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iske, John、王曉玨、宋偉杰(2001)。理解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憲(2008)。主編的話。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康(2008)。文化研究的中國問題和理論創新。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斯圖亞特.霍爾(2001)。解構「大眾」筆記。大眾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東風(2008)。無聊的遊戲:去精英化時代的大眾娛樂文化。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