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廣州話形容詞表示程度差別的不同方式
書刊名:中國語文通訊
作者:關國康
出版日期:2005
卷期:73
頁次:頁26-35
主題關鍵詞:廣州話形容詞粵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87
期刊論文
1.陳雄根(20010600)。廣州話ABB式形容詞研究。中國語文通訊,58,16-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雄溪(2003)。粵語AAB式形容詞初探。第八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587-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華年(1994)。廣州話形容詞重疊的作用。第一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109-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植符蘭(1994)。廣州方言的語綴。第一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145-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植符蘭(1990)。廣州話「鬼」的語法特點。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85-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饒秉才(1981)。廣州話方言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伯慧(2002)。廣東粵方言概要。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華年(1980)。廣州方言研究。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新魁(1994)。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洪年(1972)。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新魁、黃家教、施其生、麥耘、陳定方(1995)。廣州方言研究語法部分。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寶如(1993)。粵語形容詞表示程度強弱的幾種形式。廣州話研究與教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小川(1993)。廣州話的結構助詞「到」。廣州話研究與教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