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觀海」意涵--以孟子、曹操、傅抱石為研究對象
書刊名:華梵人文學報
作者:余佳燕
作者(外文):Shoi, Chia-e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0
頁次:頁113-133
主題關鍵詞:觀海孟子曹操傅抱石The View of the SeaMenciusCao CaoFu Bao-S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何懷碩(20050500)。論傅抱石。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15,174-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懷碩(20041200)。千秋椽筆驚宇內--傅抱石藝術抉微。藝術家,59(6)=355,344-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曦林(1994)。傅抱石的藝術‧理性沈潛與激情爆發。中國巨匠美術週刊,107,3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夏傳才(1986)。曹操集注。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利器(1982)。文心雕龍校證。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成復旺(1996)。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伍霖生、何懷碩(1991)。傅抱石畫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君毅(1978)。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君毅(1974)。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傳席(1996)。巨匠與中國名畫:傅抱石。臺北:臺灣麥克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禮平(1995)。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 傅抱石/歷史故實。香港:翰墨軒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宗鎬(2004)。傅抱石的藝術世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作耀(2000)。曹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抱石(1973)。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顏崑陽(1993)。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文學與美學 第三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伯格、林宗鴻(2006)。人格心理學。臺北:湯姆生國際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傳席(2001)。傅抱石。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沈德潛(198010)。古詩源。北京:台北: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孟軻、趙岐、孫奭(2001)。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康有為(1968)。孟子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壽、裴松之(1997)。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莊周、郭慶藩、王孝魚(2001)。莊子集釋。頂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孟軻、沈文倬、焦循(1988)。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傅抱石(1995)。中國繪畫理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荀卿、北大哲學系(1983)。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澤波(1998)。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潘運告(2002)。明代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澤厚、劉綱紀(1987)。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期刊論文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