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前線索與預期能力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游鳳芸黃艾君 引用關係賴正全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2:3
頁次:頁150-160
主題關鍵詞:知覺訓練反應時間訊息處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156
本研究主要是以前線索與預期能力的形式、應用及其相關的理論,進而以實證性文獻探究前線索與預期能力對運動表現之影響。方法是透過文獻蒐集的方式,將所得資料加以歸納、分析與整合。並從中探討訊息處理模式與歷程、預期與前線索理論之相關聯性及其對運動技能表現的影響。研究結果可知:從訊息處理模式中,可延伸出反應時間模式與前線索及預期關係;透過前線索判斷則可縮短訊息處理的能力及提升正確預期的能力,以縮短反應時間;而在對運動表現影響方面,探討項目包含球類與技擊性運動,大都著重於利用知覺訓練來提升前線索與預期的能力,以縮短反應時間達到運動表現的成效,且其中大都選擇以反應次數與反應時間的訓練為主;且選手經知覺訓練後,都能提升選手預期及判斷前線索的能力,進而達到成功的預期。故期望這些研究都能幫助未來教練與選手於訓練之過程中了解前線索的預期能力對在競賽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訓練方法之參考,以期提昇選手運動成績的表現。
期刊論文
1.鍾志明(199712)。動作控制與表現之探討--以網球專項運動作說明。臺灣體育,94,16-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彥男、李昇家、林耀豐(20110200)。以訊息處理模式觀點探討預期對運動技能表現之影響。屏東教大體育,14,190-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嘉芳、林耀豐(20100900)。預期對技能水準表現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4(3)=94,43-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意涵、陳嘉遠、葉志強、林清香、廖俊強(20060600)。不同位置籃球選手在進攻模式預期能力上的差異。文化體育學刊,4,79-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imon, H.(1980)。The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cience,209(4452),72-78。  new window
6.Ward, P.、Williams, A. M.(2003)。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skill development in soccer: The multidimensional mature of expert performanc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5,93-111。  new window
7.鄧正忠(20030600)。知覺訓練對網球底線抽球預期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5(1),119-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him, J.(2000)。Anticipation of movement outcome through perception of movement Kinematics。The Science & Engineering,60,57-60。  new window
9.陳俊汕(19950600)。「前線索」的使用與「預期」的應用策略。中華體育季刊,9(1)=33,88-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Abernethy, B.、Russell, D. G.(1987)。Expert-novice differences In anapplied selective task。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9,326-345。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余春盛(2006)。不同知覺訓練與技能水準的拳擊選手對右直拳攻擊預期能力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偉榮(2010)。不同知覺訓練與技能水準的桌球選手對左側旋/左側下旋發球前線索表現與預期能力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佳忠(2011)。不同技能水準的排球選手與知覺訓練對跳躍發球前線索表現及預期能力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郁琦(2005)。青少年優秀羽球選手對不同技能水準者高反手擊球前預期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君豪(2007)。不同攻擊位置、舉球前線索與技能水準對預期排球攔網準確性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志文(2006)。不同知覺反應訓練對羽球落點預期能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立安(2004)。不同技能水準的跆拳道選手對旋踢攻擊前線索表現及預期能力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明義(2002)。不同軟網前線索與技能水準對預期正手抽球決策時間與準確性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俊汕(1995)。不同羽球發球方式、視覺前線索與技能水準對預期羽球落點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簡翔偉(2005)。不同技能水準的排球選手對四式快攻的前線索表現與預期能力之差異比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elford, A. T.(1968)。Fundamentals of skill。London:Methuen。  new window
2.Schmidt, Richard A.(1991)。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From Principles to Practice。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3.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台北市: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mot, R. Q.、Gaines, C.(1984)。Sport Selection。New York:Theviking press。  new window
5.Buckworth, J.、Dishman, R. K.(2002)。Exercise Psychology。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6.Magill, R. A.(1993)。Motor learn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Dubuque,IA:Brown & Benchmark。  new window
7.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chmidt, Richard A.(1988)。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柯忠賢(2009)。不同技能水準羽球運動員對發球型態之預期能力。98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osebaum, D. A.(1983)。The movement precuing technique: Assumptions, applications and extensicns. and control of action。Memory and control of ac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