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跆拳道對打選材淺析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邱共鉦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2:3
頁次:頁264-276
主題關鍵詞:優秀人材運動素質培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3
  • 點閱點閱:111
選拔優秀人材是所有運動發展的基礎,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前端工作,簡而言之,透過直接或間接手段,結合學理科學基礎從遺傳、年齡、體型、運動素質、運動生理生化機能、運動心理等方法,預判運動員日後發展的最大能力。本文以文獻探討及發放問卷的形式,探悉對打選材重要性的先後比序。許多學者認為選材、育才、造才、成才、用才,都需遵循科學的原則,但目前臺灣跆拳道相關於選材撰述的論文並不多見,延緩跆拳道對打競技發展之推動,冀望透過本文的基礎理論與探討跆拳道科學選材,喚起選材議題的重視及作為教練選材與育才的參考。
期刊論文
1.周資眾(20080200)。運動選材新趨勢。學校體育,18(1)=104,8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佳融、姜小紋、姜金燕、林勁帆、徐台閣(20040800)。跆拳道優秀選手遺傳皮紋特徵之研究。大專跆拳道學刊,1,43-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財勝(20110200)。羽球運動選材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4,436-4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連池(19910300)。國手級、大專甲組、五專組跆拳道選手體型、體能、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東方工商學報,14,101-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臺閣(19940300)。遺傳與耐力運動。中華體育季刊,7(4)=28,110-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進祥、陳裕芬、周資眾(20091200)。淺談少年桌球運動員選材。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4),9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葉榮(20070700)。優秀青少女跆拳道選手體型、啟蒙年齡、專長踢擊動作之分析。運動教練科學,8,1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新宣、朱輝(2001)。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的選材標準與測評步驟。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2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Pieter, W.(2008)。Body build of elite junior Taekwondo athletes。Acta Kinesiologiae Universitatis Tartuensis,13,99-106。  new window
10.江界山、藍坤田(20060600)。提升我國運科專業素質與功能:以「日本運動科學中心」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5(2)=149,18-2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相子元(20040800)。2003年世界大學運動會跆拳道男、女國手與非國手身高、體脂肪之探討。大專跆拳道學刊,1,8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豔、劉少輝(2003)。女子跆拳道優秀運動員主要身體形態選材初探。西安體育學報,20(2),6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資眾、宋一夫(20051200)。運動教練應具備的選材學基礎。人文與社會學報,1(7),75-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葉榮(20000300)。我國優秀跆拳道女子運動員年齡、體型、拳齡之分析。體育學報,28,17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Kazemi, M.、Perri, G.、Soave, D.(2010)。A profile of 2008 Olympic taekwondo competitors。The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Chiropractic Association,54,243-249。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全壽(1999)。運動教練科學之現況及未來。1999年國際運動教練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2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徐台閣、李佳融、張家豪(2012)。2014年韓國仁川亞運跆拳道培訓隊選才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北市: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玉霖(2007)。編製高中男子跆拳道專項體能組合測驗(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木炎(2010)。跆拳道優秀與次優秀選手慣用腳與非慣用腳、雙腳連續旋踢探討比較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憲祥(2006)。中國優秀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特徵及臺灣羽毛球運動員選材標準(博士論文)。北京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秦玉芳(1997)。跆拳道運動(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共鉦(2011)。臺灣優秀跆拳道選手的選材與育才模式研究(博士論文)。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人文學院,上海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金燦、封飛虎、貝恩勃、屈建華(2005)。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北京: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誠志、馮煒權、過家興、駱勤方(1994)。運動訓練指南。臺北市:史文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潔、陳仁偉(2005)。人體運動能力測驗與評定。北京: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共鉦(2012)。跆拳道報告。2012年第30屆倫敦奧運會賽中工作團報告書。臺北市: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南仲喜、王林(2003)。身體素質訓練指導全書。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慧斌(2010)。實用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輕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景濤(2009)。運動遺傳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喬德才、張蘊琨、鄧樹勛(2007)。運動人體科學研究進展與應用。北京: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rown, J.(2001)。Sports talnet。Champaign, IL:Hunman Kinetics。  new window
10.田麥久(2005)。人體科學原理。台北市:奧力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田麥久、劉建和、延峰、胡亦海、徐本力、董國珍(2000)。運動訓練學。北京市: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曾凡輝、王路德、邪文華(1992)。運動科學選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正常(2002)。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臺北:銀禾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江界山(1999)。運動員選材於教練訓練上之應用,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