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尼采的形而上學
書刊名:鵝湖
作者:孫業成
作者(外文):Sun, Ye-che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39:3=459
頁次:頁23-30
主題關鍵詞:尼采形而上學生成虛無主義強力意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海德格爾的存在是個謎,其謎底就在尼采的哲學中。尼采的形而上學是柏拉圖主義的顛倒──在柏拉圖主義那裏彷彿處於低級位置,並且要以超感性之物為衡量尺度的東西,在尼采這裏必須移到高級位置上面,而且必須反過來,使超感性之物為感性之物效力。尼采將「真實」與「虛假」之二元世界還願為「生命」之一元世界,以及重估一切價值之方法論,直接導致了海德格爾融傳統主體、客體性之二元為存在論之一元和其現象學的誕生。
圖書
1.威廉.巴雷特(2004)。非理性的人。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尼采(2009)。偶像的黃昏。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叔本華(1997)。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西美爾(2011)。叔本華與尼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尼采。瓦格納事件尼采反瓦格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尼采(2009)。悲劇的誕生。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尼采(2011)。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尼采(2005)。權力意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尼采、楊恆達(2011)。人性的,太人性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尼采(2011)。快樂的知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尼采(2007)。朝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2000)。論道德的譜系‧善惡之彼岸。桂林:漓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尼采(2010)。看哪這人。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海德格爾、孫周興(2003)。尼采。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