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排斥與接納:清末民初中國命理界對西化風潮的回應
書刊名:鵝湖
作者:陳峻誌
作者(外文):Chen, Chun-chih
出版日期:2013
卷期:39:4=460
頁次:頁3-18
主題關鍵詞:命理西化科學主義清末民初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柳詒徵(192203)。論中國近世之病源。學衡,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洪業(1988)。從「格致」到「科學」。自然辯証法通訊,3,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鳴旦(2010)。清初中國的歐洲星占學:薛鳳祚與穆尼閣對卡爾達諾《托勒密〈四書〉評注》的漢譯。自然科學史研究,29(3),339-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宮寶利(2009)。清代官紳術數活動探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衛星(2012)。「西學中源說」與中國接受西學的初始心態。蘭州學刊,11,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大華(200405)。三〇年代的「本位文化」與「全盤西化」的論戰。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3(3),84-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申淑華、鞠巍(200712)。西化派的紛爭二〇世紀三〇年代的西化派思想簡析。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3(6),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毓生(20090600)。心平氣和論胡適。思與言,47(2),13-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雲超(2006)。易學與術數辨析。周易研究,78,7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全漢昇(19360000)。清末反對西化的言論。嶺南學報,5(3/4),122-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夏瑰琦(199507)。評《破邪集》。鵝湖月刊,241,26-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紀錄(200811)。清代官方史學與西學--兼談西學對清代學術文化的影響程度。河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48(6),101-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以愛(1999)。「整理國故」運動的普及化。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政治大學文學院主辦 。台北:中央研究院。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友蘭(2006)。中國現代哲學史。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衛威(2007)。「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樹珊(1947)。袁氏命譜。上海:潤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韋千里(1963)。呱呱集。香港:香港韋氏命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愛新覺羅玄燁(1969)。御製數理精蘊•上編 周髀經解。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爾敏。近代中國思想研究及其問題之發掘。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樹珊(1985)。述卜筮星相學。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樂吾(1986)。命理尋源。台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夏年(2006)。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中山(1927)。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風萍生(1924)。骨相學。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鐵筆山人。命相合參流年劃度。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袁樹珊。新命理探原雜說.論相同之命補救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淳風(1991)。乙巳占•分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樂吾(1995)。滴天髓補注。台北:育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孝瞻、徐樂吾(1987)。淵海子平評註.序。台北:華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陸致極(200808)。中國命理學史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江曉原(1995)。天學眞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羅志希(2000)。科學與玄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韋千里(1939)。六壬秘笈。上海:韋氏命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鄭師渠(1991)。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爾敏(1982)。近代中國思想研究及其問題之發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夏鼐(1989)。從宣化遼墓的星圖論二十八宿和黃道十二宮。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植中(2000)。也說袁樹珊。史勤叢稿。鎭江:李植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1980)。科學與人生觀序。科學玄學論戰集。台北:帕米爾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適(1994)。研究國故的方法。胡適演講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繆潛(1985)。繆序。述卜筮星相學。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樂吾(1939)。徐序。六壬易知。上海:韋氏命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龔蔭杉(1952)。龔序。新命理探原。香港:潤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姚明煇。姚序。述卜筮星相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厲鼎奎(1984)。厲序。中西相人探原。上海:潤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獨秀。答適之。科學玄學論戰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承烜。吳序。述卜筮星相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董康。董序。述卜遼星相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聶其杰(2008)。聶氏家言選刊。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雯琦。幹枝五行之數學研究。新命理探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丙榮。先考昌齡公家傳。述卜筮星相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獨秀(1936)。《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獨秀文存。上海:亞東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獨秀。今日中國之政治問題。獨秀文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知正(1989)。五四科學思潮的雙重軌跡。從五四到新五四。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余英時(1973)。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史的評價。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近代史料出版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羅榮渠(2008)。中國近百年來現代化思潮演變的反思(代序)。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展道路論爭文。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