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系統性回顧文獻的實證醫學觀點探討針灸相關療法對原發性痛經的療效
書刊名:臨床醫學
作者:楊仁鄰
出版日期:2014
卷期:73:2=434
頁次:頁89-95
主題關鍵詞:針灸原發性痛經實證醫學系統性回顧AcupuncturePrimary dysmenorrheaEvidence-based medicineSystematic revie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原發性痛經是一種好發在青少年和年輕女性的疾患,常在月經期前數小時開始,腹部子宮區域產生疼痛,卻找不出任何病變。嚴重者會影響學習工作與生活品質。原發性痛經的治?有三個方向:藥物性,手術性和非藥物及非手術性?法。前兩種療法往往有藥物副作用及手術風險的疑慮,故屬於輔助及替代醫學中的針灸治療常是被採用的一種選擇。但是針灸止痛的療效雖然得到許多臨床前研究的證實,是否經得起臨床試驗的驗證一直受到爭議。為了能客觀評估針灸及相關性治療的療效,我們選擇幾篇系統性回顧的文章,整理分析所評讀的內容,作為了解其對原發性痛經的隨機對照研究療效的評估。從系統性回顧的文章中顯示各種針灸相關的穴位刺激組治療都比非穴位刺激組效果高。而穴位刺激組中,非侵入性刺激療效又比侵入性高。但是作者們也發現:很多此類研究常有方法學上的品質瑕疵,即使符合隨機對照的研究也常因研究結果使用症狀描述方法(例如問卷量表)而非定量標準來測量結果,或使用定量方法也因評估工具需依賴自我評量,流於主觀。另外,安慰劑對照組的設計也常影響各個研究產生衝突性的結果。到底是針灸本身真的不具臨床療效,抑或是針灸研究的實驗方法學有待突破,值得我們進一步努力研究。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