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空間書寫:葉偉立與大衛.愛爾蘭的日常實踐美學
書刊名:美術學刊
作者:張恩滿
作者(外文):Chang, En-ma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4
頁次:頁77-101
主題關鍵詞:在地創作生活空間與藝術空間Site-specific artLiving space and artistic space葉偉立大衛.愛爾蘭David Irela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陳冠君(20091100)。藝術空間的臨界點。典藏今藝術,206,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zeemann, Hamid、郭西萌、黃冰逸(2009)。當態度變為形式--關於展覽。美術館,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2008)。「台灣社區藝術行動案例調查研究計畫」暨「96年國藝會補助業務相關專題研究--以『社群/社區藝術行動計畫』為探討範疇」研究計畫成果專輯。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偉立、吳語心(2008)。寶藏巖泡茶照相館/第五階段/勘誤/二零零八--葉偉立與吳語心的個人及共同創作。台中:哲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ineberg, Jonathan、丁亞雷、王春辰(1940)。一九四零年以來的藝術--藝術生存的策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raham, Ward、林心如(2009)。塞杜文選(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Tsujimoto, Karen(2003)。The Art of David Ireland: The Way Things Are。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Pr.。  new window
5.Kester, Grant H.、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acy, Suzanne、吳瑪悧(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rout, Catherine、黃金菊(2009)。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曾少千(2009)。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 : 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觀展看影 : 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unroe, Alexandra(2009)。Buddhism and the Neo-Avant-Garde-Cage Zen, Beat Zen, and Zen。The Third Mind: American Artists Contemplate Asia, 1860-1989。古根漢美術館。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期刊論文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