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文傳抄現象考察析論--以《說文》古文為例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劉嘉成
作者(外文):Liou, Chia-che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8
頁次:頁231-255
主題關鍵詞:汗簡古文四聲韻集篆古文韻海傳抄古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郭忠恕《汗簡》、夏悚《古文四聲韻》、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三本皆為宋代傳抄古文重要字書,對金石學的興起有一定的作用。以往字書的流傳,自最初集錄編輯之際,在未刊印前,均仰賴人工抄寫,每本字書為一人完成,其用筆習慣與對其書體認知,透過其墨跡而顯現,亦顯彌足珍貴,除此之外,許多字形因為抄寫過程中,筆法結構傳承與認知,藉此而延續,產生異同互見情形,由於三者彼此間互有關係,透過引用書目與圖版比較,發現兩者或三者皆相符合者,有引用《說文》、《老子》、《義雲章》、《尚書》、《碧落碑》等資料,與現今《說文》比對下,可證之間必然有關連,可以發現經過歷任編輯者與人工抄寫過程中,產生許多複雜問題,筆畫結構大致相同,乃抄錄時忠實原書之表現,然亦有筆畫訛誤或結構變形情形,亦非抄寫者所願,也因如此,輾轉過程中文字結構衍生出多樣化的形體,希冀透過上述現象分析,能夠探討其相關問題。
圖書
1.胡光偉(1927)。說文古文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舒連景(1935)。說文古文疏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鍇(1987)。說文解字繋傅。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明、涂白奎(2008)。古文字類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在國、黃德寬(2007)。古老子文字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商承祚(1983)。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在國(2006)。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1999)。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慎、段玉裁、王進祥(1985)。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國維、彭林(2001)。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愼、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錫全(1990)。汗簡注釋。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