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性與中國大陸當代漢語神學的思想史根源
書刊名: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作者:尤西林
作者(外文):You, Xi-l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1
頁次:頁53-69
主題關鍵詞:漢語神學現代性思想史觀念史基督信仰中國現代化Sino-Christian theologyModernityHistory of thoughtsHistory of ideasChristian faithModernization of 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期刊論文
1.尤西林(1982)。關於美學的對象。學術月刊,198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尤西林(2004)。「美學熱」與後文革意識形態重建:中國當代思想史的一頁。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尤西林(1987)。人文學科及其現代意義。中國社會科學,19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立中(2001)。「現代性」及其相關概念詞義辨析。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7,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尤西林(20140100)。「基督教文化」概念的內涵及其漢語神學意義--神學論題引介。道風,40,17-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10)。拔劍出京城。海外校園,2010(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小楓(1995)。現代語境中的漢語基督神學。道風:漢語神學學刊,2,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宗坤(2009)。中國當代知識分子接受基督教的心路歷程--從楊小凱的見證談起。馬禮遜入華200週年洛杉磯國際研討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章炳麟(1997)。國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波(2000)。潘嘵討論。南開: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澤厚(1981)。康德哲學與建立主體性論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爾泰(1986)。美是自由的象徵。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尤西林(1996)。闡釋並守護世界意義的人:人文知識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尤西林(2006)。闡釋並守護世界意義的人:人文知識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西安:陝西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尤西林(2008)。闡釋並守護世界意義的人:人文知識分子的起源及其使命。台北:空庭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克思(1995)。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克思恩格斯(1997)。德意志意識形態。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海德格爾、熊偉(1963)。關於人道主義的通信。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熹。朱子文集.記林黃中辨易西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undell, John(1987)。Origins of Modernity。Oxford:Madison, WI:Polity Press: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new window
13.Löwith, Karl、李秋零、田薇(1997)。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汪暉(2008)。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市:生活.讀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alinescu, Matei、顧愛彬、李瑞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古代知識階級的興起與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Kant, Immanuel、鄧曉芒、楊祖陶(2004)。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薛湧(19880908)。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與獨立人格首屆知識分子問題討論側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尤西林(1987)。關於美學的對象。人文學科及其現代意義。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尤西林(2009)。「美學熱」與後文革意識形態重建:中國當代思想史的一頁。心體與時間。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小凱(2005)。憲政舆基督教。在北大聽講座:思想的境界。北京:新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