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次啟蒙的切換與「日本式自由主義」的影響--新文化運動百年祭(二)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秦暉
作者(外文):Qin, Hu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51
頁次:頁32-50
主題關鍵詞:新文化運動日本式自由主義法律論爭家族主義國家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秦暉(20110819)。不仁不義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憲政--辛亥之變的價值觀基礎。南方周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雷家桓(1985)。近代資產階級政黨觀念在中國的傳播。史學集刊,1985(4),47-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秦暉(20150800)。重論「大五四」的主調,及其何以被「壓倒」--新文化運動百年祭。二十一世紀,150,19-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秦暉(2011)。太平天國:傳統民變的特殊標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節。看歷史,2011(8月號),88-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青柳篤恒(1906)。清國人子弟何故遊學於我邦。早稻田學報,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毅(2006)。章門弟子與近代個性解放思潮。北方論叢,2006(2),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福惠、袁咏紅(2005)。一百年前由譯介西書產生的一場歧見--關於嚴復譯《社會通詮》所引發的《民報》上的批評。學術月刊,2005(10),8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獨秀(1921)。卑之無甚高論。新青年,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獨秀(19200401)。新文化運動是甚麼?。新青年,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庸(2006)。五十年來中國之法制。清華法學,2006(2),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新宇(2011)。誰在阻撓《大清新刑律》的議決?--章宗祥回憶辨偽及展開。清華法學,2011(6),132-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明勝(2004)。日本明治時期民法典論爭與我國清末禮法之爭。北京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1),47-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孟祥沛(2003)。東亞近代法制史上的兩次大論爭--清末「禮法之爭」與日本「法典論爭」的比較。比較法研究,2003(6),3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邵寶(2013)。清末留日學生與日本社會(博士論文)。蘇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立敏(2007)。論福澤諭吉的尊皇思想(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天瑜(2006)。「封建」考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費正清、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1985)。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樹聲、何嗣焜(1968)。張靖達公(樹聲)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容閎、徐鳳石、惲鐵憔(1981)。西學東漸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薛福成、鍾叔河(1985)。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甄克思、嚴復(1998)。社會通詮。台北: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福澤諭吉(1867)。西洋事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佐藤清勝(1939)。大日本政治思想史。東京:大日本政治思想史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沈殿成(1997)。中國人留學日本百年史1896-1996。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不肖生(1927)。留東外史補。上海:大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福澤諭吉、馬斌(1996)。福澤諭吉自傳。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佐藤清勝(1931)。滿蒙問題と我大陸政策。東京:春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慧劍(1997)。辰子說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組、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1963)。中國歷代哲學文選.清代近代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秦燕春(2006)。章太炎卷:歷史的重要。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章太炎(1965)。太炎先生自訂年譜。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秦暉(2014)。傳統十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蕭瑜(1989)。毛澤東前傳:及毛澤東行乞秘辛。台北:李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侯宜杰(1993)。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韓東育(2003)。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念群(1997)。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徐繼畲(1968)。瀛環志略。臺灣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1)。資政院第一次常年會第二十三號議場速記錄,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治平(20150508)。「家國」的譜系:家國的終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30329)。楊度:民國第一奇人,www.sd.xinhuanet.com/lh/2013-03/29/c_115199083.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姚中秋(2012)。封建。華夏治理秩序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中秋(2012)。天下。華夏治理秩序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之洞(1998)。遊學。勸學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8)。五蠹。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8)。六德釋文註釋。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木戶孝允。版籍奉還建言書案。木戶孝允文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58)。揚權。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嚴復(1986)。政治講義。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福澤諭吉(1959)。學問のすゝめ。福澤諭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福澤諭吉(1959)。啟蒙手習之文。福澤諭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班固(1997)。賈誼傳。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福澤諭吉(1963)。帝室論稿成。福澤諭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章太炎(1985)。四惑論。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章太炎(1985)。國家論。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毛澤東(1982)。尋鳥調查。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毛澤東(1972)。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集。東京:北望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元化(1999)。對於五四的再認識答客問。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五四」八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章太炎(1984)。明獨。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章太炎(2006)。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章太炎卷:歷史的重要。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度(1986)。論國家主義與家族主義之區別。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度(1986)。關於修改刑律的演講。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芝屏(1969)。林氏辯明國家主義與家族主義不容兩立說。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勞乃宣(1969)。新刑律修正案彙錄序。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勞乃宣(1969)。江氏刑律爭論平議。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勞乃宣(1969)。變法論。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度(1986)。湖南少年歌。楊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宗羲(1981)。原君。明夷待訪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房玄齡(1987)。庾峻。晉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度(1986)。金鐵主義說。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