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降血糖藥物與腫瘤風險--臺灣臨床醫師該注意什麼?
書刊名:臨床醫學
作者:羅元豪胡啟民
出版日期:2015
卷期:76:2=452
頁次:頁88-92
主題關鍵詞:糖尿病腫瘤降血糖藥物Diabetes mellitusTumorAntidiabetic drugsGlucose-lowering ag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使用特定的降血糖藥物會不會增加罹患腫瘤的機會?目前認為metformin 似乎可以降低腫瘤的發生率;而磺醯類和非磺醯類的促胰島素分泌劑則有增加腫瘤風險的疑慮。Pioglitazone 過去認為可能和膀胱癌有相關,目前仍沒有更進一步明確的證據。而阿爾發葡萄糖抑制劑,目前僅有一些有限的證據,認為不會增加腫瘤的風險。腸泌素相關的藥物包括二基-4 抑制劑和類升糖素-1 受體促效劑,以往認為可能有增加胰臟癌的疑慮,目前認為證據仍不夠充分。另外,類升糖素-1 受體促效劑在動物實驗上還有甲狀腺腫瘤的疑慮,目前在人體試驗上尚未見到此現象。鈉- 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 抑制劑中的dapagliflozin,無法完全排除會增加膀胱癌的可能性。胰島素過去認為有增加腫瘤的可能性,目前有一些隨機對照試驗證實沒有造成腫瘤增加的情形。而在目前臺灣的規範中,有活動性膀胱癌的病人不應該使用pioglitazone 或dapagliflozin;在個人或是家族有甲狀腺髓樣癌以及第二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的患者,則應該避免liraglutide或長效型exenatide。最後,『可能的腫瘤風險』僅是選擇降血糖藥物中的一個重要考量,筆者仍建議醫師可以針對不同的病人,完整的衡量風險和益處,做出個別化最適當的選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