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說明書中所載之先前技術--以智慧財產法院行政判決99年度行專訴字第129 號、103年度行專訴字第84號為探討核心
書刊名:智慧財產權月刊
作者:古文豪曾錦豐陳麒文
作者(外文):Ku, Wen-haoTseng, Chin-fengChen, Chi-we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8
頁次:頁5-25
主題關鍵詞:充分揭露可據以實現通常知識一般知識Enablement requirementSufficient disclosureGeneral knowledgeCommon knowledgeCommon general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申請人於專利說明書中所載之先前技術應記載至何種程度?才可稱為明確且 充分揭露,以達可據以實現所請發明。於專利審查實務過程中,申請人經常主張 未記載於說明書之技術特徵為申請時之通常知識,並無須將該通常知識記載於說 明書內;然由於專利權之排他性影響公眾權利甚鉅,且專利權人須讓公眾清楚瞭 解其發明,進而讓公眾可開創新的發明;故專利審查人員認為申請人於獲准專利 前,有義務將其發明充分揭露清楚,務必於說明書內載明所請發明之技術特徵; 兩者間常因某些技術特徵究竟需不需要揭露於說明書內互有主張。究竟該些技術 特徵是屬於應記載於說明書內之先前技術,還是屬於無須記載於說明書內之申請 時通常知識,兩者有別。本文將從智慧財產法院99 年度行專訴字第129 號、及 103 年度行專訴字第84 號判決討論分析該些判決爭點,即申請人所舉證之先前技 術(學術文獻或專利文獻)有無記載於說明書內之必要。另為釐清前揭爭點,並 參考五邊局於2014 年4 月所舉辦專利調和專家平台(Patent Harmonisation Experts Panel, PHEP)會議討論之引用先前技術報告,說明先前技術應揭露於說明書中有 哪些要件,並闡述該些先前技術若涉及理解所請發明、檢索與審查之揭露要件, 應予以詳載於說明書內。最後亦會就我國專利法相關規定予以分析無須記載於說 明書中先前技術之通常知識的認定條件,期能令專利從業人員對須記載於說明書 之先前技術,與無須記載於說明書內之通常知識能有進一步認識。
學位論文
1.簡逸聰(2001)。一個以膚色為基礎之互補人臉偵測策略(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Comparative study report on trilateral project 12.6 requirements for disclosure and claims,http://www.trilateral.net/projects/worksharing/study/project126.pdf。  new window
2.Five IP offices。CITATION OF PRIOR ART IPS REPORT,http://www.fiveipoffices.org/activities/harraonisation/Citation.pdf。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