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之際粵東佛教的親眷型態--兼論女性出家
書刊名:玄奘佛學研究
作者:簡瑞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en, Jui-yao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5
頁次:頁1-33
主題關鍵詞:天然函昰粵東明清之際佛教明遺民Tian ran han shiEastern GuangdongMing-Qing transitionBuddhismMing dynasty adher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劉正剛(2015)。珠三角地區尼姑現象的歷史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鶴書(1998)。明清之際廣州佛教管窺。嶺南文史,19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國柱(2013)。二十世紀以來天然函昰禪師研究綜述與問題聚焦。佛學研究,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宛玲(2011)。世衰法盛--天然函昰廣聚三千徒眾之時節因緣。勵耘學刊(文學卷),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闞正宗(1641)。清初華嚴學的復興--以柏亭續法(1641-1728)為中心。華嚴一甲子回顧學術研討會。臺北:華嚴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聰(2014)。陽明心學與華嚴思想--以王畿為研究中心。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華嚴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玉女(2012)。明清之際東南地區佛教掩骨埋屍的社會救濟與王朝思想。2012年國際工作坊研討會:明清鼎革變動與文化詮釋,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會議日期: 2012.3.16)。2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玉女(2011)。明代佛教知兩性關係--從「禪婆」、「勿作女人拜」、女中「大丈夫」等語觀察。第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會議日期: 2011.3.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凱華(2012)。華嚴宗密與藕益智旭於「儒佛教判」之對觀詮釋。華嚴一甲子回顧學術研討會。臺北:華嚴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孝榮(2014)。明朝華嚴名僧素庵真節與棲霞寺佛教。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華嚴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紅蕾(2013)。錢謙益與晚明華嚴宗的一段思想因緣。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華嚴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柏瑋(2014)。華嚴學對淨土宗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鴻生(1997)。清初嶺南佛門事略。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鴻生(1996)。尼姑譚。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釋振華(2005)。續比丘尼傳。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傳靖(2000)。甲乙之際宮閨錄。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今無、釋今辯(1987)。海幢阿字無禪師語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伯陶(2007)。勝朝粵東遺民錄。揚州: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作霖、黃蠡、黃國聲(2004)。海雲禪藻集。杭州:西冷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釋函昰、李福標、仇江(2006)。瞎堂詩集。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釋今無(2010)。阿字無禪師光宣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瑞麟、戴肇辰、史澄(1966)。廣州府志‧古蹟畧六。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彭際清(1991)。居士傳。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釋澹歸(2010)。徧行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釋函昰(2010)。瞎堂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釋成鷲、丁易(1971)。鼎湖山志。永和: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作霖、黃蠡、黃國聲(2004)。海雲禪藻集。杭州:西冷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今釋(1987)。長慶宗寶禪師語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釋函昰(1987)。廬山天然禪師語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抱陽生、任道斌(1987)。甲申朝事小紀。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檀萃(1982)。楚庭稗珠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舜系(2010)。亂離見聞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梁鼎芬、丁仁長(1967)。番禺縣續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玉女(2013)。明清閩南家族與佛教的社會救濟。追尋與探索:兩岸閩南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社會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奇齡(2010)。修建十種功德募引。西河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