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人格結構論《白蛇傳》白娘子形象轉變原因
書刊名:問學
作者:李易臻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
頁次:頁277-290
主題關鍵詞:心理學派佛洛伊德榮格白蛇傳白娘子人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0
期刊論文
1.張雅雯、黃宗堅(20091200)。《白蛇傳》民間故事中的原型及其隱喻:以榮格心理分析為觀點。諮商與輔導,288,2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志光(2014)。《白蛇傳》中愛情與倫理的碰撞與融合。戲劇之家,20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羅牙(2009)。個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社會無意識。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前艷(2010)。試析《白蛇傳》中白娘子的女性形象。文學教育,2010(5A)。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志春(2006)。對文學作品中女性意象的心理機質探究。湖北大學學報,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鄒安(2012)。社會心理學視野中傳統中國人的情感歸宿剖析--以四大傳說為個案。赤峰學院學報,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麗(2007)。白蛇傳故事探微(碩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靖媛(2013)。以榮格原型理論比較《雷峰塔》與《超炫白蛇傳》之異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昉(1970)。太平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ilton, Jane、Polmear, Caroline、Fabricius, Julia、施琪嘉、曾奇峰(2007)。精神分析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楩(1987)。清平山堂話本。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圻源(1978)。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註。臺北:新文豐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ung, Carl G.、劉國彬、楊德友(2014)。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馮夢龍(1974)。警世通言。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佛洛伊德、吳康(1998)。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童慶炳(1994)。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邁、何卓(2006)。夷堅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青木正兒、隋樹森(1990)。小說「西湖三塔」與「雷峰塔」。清平山堂話本。天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