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香水瓶感性意象與造形要素關聯性之研究
書刊名:設計與產業學報
作者:陳文亮 引用關係吳海南
作者(外文):Chen, Wen-liangWu, Hai-n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2
頁次:頁41-55
主題關鍵詞:香水瓶產品形態感性工學Perfume bottleProduct formKansei engineer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李潔、羅致遠(2009)。產品造形之意象認知差異研究--以女性香水瓶為例。設計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威、王逢瑚(2008)。包裝容器造型設計的體形態研究。包裝工程,29,196-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國祥(20090500)。感性工學。品質月刊,45(5),2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映汝、王藍亭(2014)。消費者對香水瓶造形意象偏好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388-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秦春曉、馮藝(2005)。包裝容器造型藝術的商業價値。包裝工程,26,210-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姿潔、林銘泉、陳明熙(20101200)。應用定量式感性工學於企業網站首頁版面配置之研究。工業設計,38(2)=123,172-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聶桂平、張寧(2004)。現代香水瓶的設計與裝飾。玻璃與搪瓷,32(3),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清田(20010800)。包裝容器的造形意象調查研究--角柱瓶、凹凸瓶與圓扁瓶之比較。藝術學報,68,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頌榮(2012)。香水瓶身外觀與命名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實踐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潔(2011)。女性香水瓶造形意象之研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莉雅(2013)。口紅外殼設計之感性因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君瑞(2001)。複合感性意象之塑造:以造形特徵為基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axter, Mike(1995)。Product Design。London:Chapmen & Hall。  new window
2.李薦宏(1995)。形.生活與設計。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清夫(1996)。造形原理。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平田幸子(1999)。現代人的香水使用法則。新北市:輝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平田幸子(1999)。香水事典。臺北:國際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維一(1997)。芳香紀典。臺北:創意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菊生(2011)。造型藝術原理。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鐵城、何國珍(1991)。香水的世界。臺北:民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崇宏(1996)。視覺藝術與造形。臺北:美工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佳言文化編輯部(1998)。愛戀香水魔法書。臺北:佳言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瑞則(2004)。生活形態設計:文化、生活、消費與產品設計。臺北:亞太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2007)。重編國語辭典。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德田勝彥(1998)。香水情.女人香。臺北:台灣廣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蜜思.艾(1999)。女人香--星座芳香錄。臺北:學臣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凱西.紐曼、宋偉航(2000)。情蘊香水:香氣的知、情、藝。臺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