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評:臺灣與中國《永樂大典》所收小學書輯佚研究評介
書刊名: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作者:郭明芳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0
頁次:頁72-79
主題關鍵詞:永樂大典小學書輯佚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丁治民、汪亮娟(2013)。《集篆古文韻海》校補舉例。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1),64-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治民(2008)。趙謙聲音文字通卷數及其性質考辨。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8(1),167-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治民、趙金文(2009)。從《韻會定正》論《洪武正韻》的得失--兼論明太祖「中原雅音」的性質。語言科學,8(6)=43,648-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敏修(20120300)。《永樂大典》元代小學類典籍鉤沉。書目季刊,45(4),77-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連蔚勤、翁敏修(20130600)。《永樂大典》所引《二十體篆》研究。漢學研究集刊,16,89-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4)。敦煌殘卷時要字樣考述。文獻,2004(1),6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7)。漢隸分韻成書時代及作者考。中國語文,321,549-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08)。孫吾與及其所著韻書考。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5),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10)。永樂大典所引孫緬唐韻輯考--兼論大宋重修廣韻所据孫緬唐韻的寫本。語言研究,30(2),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011)。廣韻所引玉篇輯考。語言學論叢,43,327-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丁治民、王豔芬(2012)。八十韻本洪武正韻的校本考。傳統中國研究集刊,2012(9/10),448-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翁敏修(20101200)。《永樂大典》所引字書鉤沉--《字潫博義》。漢學研究集刊,11,129-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中國國家圖書館(2003)。永樂大典編纂600周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永樂大典編纂600周年國際研討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史廣超(2009)。《永樂大典》輯佚述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昇(2005)。永樂大典研究資料輯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從古、丁治民(2013)。集篆古文韻海校補。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升(2010)。《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蓉、陳抗(2004)。永樂大典方志輯佚。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力仁(1985)。永樂大典及其輯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明芳(2011)。書林物語。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蒲霞(2013)。永樂大典徽州方志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蒲霞(2015)。永樂大典安徽江北方志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方高(2015)。永樂大典本南宋至明初湖南佚志輯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7)。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春和(2006)。張國淦文集四編.永樂大典方志輯本。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杜澤遜(20030226)。四庫底本與永樂大典遭焚探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杜澤遜(20160117)。翰林院及永樂大典似庫進呈本被毀的原始紀錄。國學茶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12)。宛委別藏本集篆古文韻海為刪節本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