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九份文化地景之創新設計研究
書刊名:工業設計
作者:蕭文信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2:1=130
頁次:頁29-33
主題關鍵詞:文化創意服務設計九份文化產品設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文化創意商品的轉換設計常見以擷取文化特徵與內涵進行設計的轉化應用,並以產品、影像或平面的型態作展現。本研究所討論之文化內容以文化的三個層次進行討論,進行實作課程並以創意激發的設計方法作為設計執行。而九份文化的內涵將包含產品、風景文物、文化習俗,乃至於整體旅遊的服務都將在本研究進行討論。本研究以設計課程操作的方式進行,以跨領域25位同學進行整合型的文化設計與探索。第一階段以文化服務體驗旅程的建置進行關於服務體驗的人、事、物與環境的情境關係,討論服務體驗的各個面向;第二階段進行文化特點的擷取,以文化的三個層次,包含外在物質層次、中間行為層次以及內在文化意涵層次的面向,對於文化服務體驗旅程的內容進行回想與擷取,並擷取出三個層次的特點與名詞;第三階段分為兩個部分進行:以「使用者導向之問題解決設計方式」與「文化特點轉化創意設計」作為不同屬性組別之設計主軸方向。本研究提出文化創意產品(服務)快速設計的方法,並適用於不同導向(如使用者導向設計或工藝文創設計)之設計應用主題內容。
期刊論文
1.Leong, D.、Clark, H.(2003)。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a Dialogue。Design Issues,19(3),48-58。  new window
2.Roberts, M.(2001)。Border crossing--The role of design research。Interna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in AIGA Journal of Interaction Design Education,3(2),29-39。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文信、林榮泰(2008)。使用者與文化互動設計的架構探討。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3屆年會暨研討會。長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文信(2008)。互動設計中的文化思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Edgar, A.、Sedgwick, P.(1999)。Key Concepts in Cultural Theory。London。  new window
2.Norman, D. A.(2004)。Emotional Design: Why Do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New York:Basic Books。  new window
3.陳其祿(1994)。文化與生活。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