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傳承與創新:夏荊山其人其事與佛畫藝術析論
書刊名:夏荊山藝術論衡
作者:侯皓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u, Hau-chih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
頁次:頁75-111
主題關鍵詞:夏荊山佛教繪畫文化傳承歷史記憶Jing-Shan XiaBuddhist paintingCultural restorationHistorical 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于亮(2010)。五代兩宋世態相羅漢圖像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2),3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3)。中國的國家級文藝大獎。黨政論壇,2003(1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洪武、曹奉彩、顏丙鋒(2014)。也談青州龍興寺造像毀壞的原因。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3),8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志偉(2005)。深處的慈悲--電影《一輪明月》觀感。藝術評論,2005(10),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炳宏(20150500)。夏荊山居士1968年、1987年<羅漢像>系列作品風格分析。荊山美學,1,4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企霞(20150500)。夏荊山居士<觀世音菩薩>佛畫之研究。荊山美學,1,36-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子(2011)。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探索。文物鑑定與鑑賞,2011(6),103-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波(2014)。家世‧學養‧創造--郭味蕖藝術綜論。收藏,2014(3),4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俊吉(2015)。夏荊山的觀音造像藝術探討。夏荊山繪畫藝術精神之析論學術研討會。臺南:長榮大學。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華源(2004)。拜觀夏荊山居士中國佛畫集有感。夏荊山繪畫藝術研究工作坊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5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全佛編輯部(1999)。佛菩薩的圖像解說(二)菩薩部‧觀音部‧明王部。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荊山(2014)。佛像的欣賞。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華鐺(1997)。佛國造像藝術。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景賢、劉建志(1998)。風雲一奇僧--虛雲老和尚。臺北:法鼓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忠傑(2015)。荊山美學。臺北: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見介(2008)。文殊菩薩小百科。臺北:橡樹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3)。宣和畫譜。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蔡麗怡(20091031)。《百年虛雲》候審7年終面世 李起厚當場吟詩,http://ent.qq.com/a/20091031/00006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青州龍興寺的過去和現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c31130100djw8.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