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侵害商事物權責任問題之研究
書刊名:財產法暨經濟法
作者:劉夢蕾
作者(外文):Liu, Meng-lei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0
頁次:頁131-162
主題關鍵詞:商事物侵權物權保護責任Commercial Property RightsInfringe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Responsi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魏振瀛(2010)。侵權責任法在我國民法中的地位及其與民法其他部分的關係--兼與傳統民法相關問題比較。中國法學,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軼(2006)。物權保護制度的立法選擇--評《物權法草案》第三章。中外法學,200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豔萍(2011)。商事侵權責任之內涵論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瑩(2010)。論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的關係。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崔建遠(2002)。絕對權請求權與侵權責任方式。法學,200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崔建遠(2003)。債法總則與中國民法典的制定。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崔建遠(2005)。物權救濟模式的選擇及其依據。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溫世揚、廖煥國(2004)。論物權的民法保護之範式--以物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為中心考察。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士國(2010)。《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之解析。暨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魏振瀛(1998)。論債與責任的融合與分離。中國法學,199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魏振瀛(2001)。論民法典的民事責任體系。中外法學,2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魏振瀛(2003)。論請求權的性質與體系。中外法學,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東川、袁春湘(2010)。人民法院實施《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思考。中國審判,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憲忠(1997)。德國當代物權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健(2003)。德國商法:傳統框架與新規則。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俊海(2006)。新公司法的制度創新:立法爭點與解釋難點。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俊駒、余延滿(2010)。民法原論。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在全(1999)。民法物權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onfante, Pietro、黃風(2005)。羅馬法教科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澤鑒(2001)。民法物權.第二冊--用益物權.佔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新欣(2002)。破產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憲忠(2009)。中國物權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范健、王建文(2008)。公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慧星(2004)。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物權編。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孟勤國(2009)。物權二元結構論--中國物權制度的理論重構。人民法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士國(2009)。侵權責任法重大疑難問題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本寒(2009)。商法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新寶。最高人民法院公佈的典型侵權百案類評,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