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金瓶梅》宋蕙蓮情欲分析
書刊名:雲科漢學學刊
作者:蕭鈞銘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47-60
主題關鍵詞:階級制度權力婚姻金瓶梅宋蕙蓮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丁暢松(2000)。一朵被折損的花兒的凋謝--論宋惠蓮之死。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4),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振彥(2000)。「金瓶梅」中宋蕙蓮形象透視。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20(5),4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燦朝(1999)。被畸形社會所扭曲的人性--「金瓶梅」宋蕙蓮、龐春梅性格探源。雲夢學刊,1999(2),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淑芳(20030500)。試論王六兒的妓性心態。新亞論叢,5,189-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秋克(2003)。論宋蕙蓮之死。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5(1),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家楨(2002)。「金瓶梅」中三個被毀滅女性的愛恨情仇。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3),8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家楨(2001)。宋蕙蓮情感新論。深圳教育學院學報,2001(2),5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紹智(1994)。潘金蓮與宋惠蓮。固原師專學報,15(1),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馬琇芬(1997)。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洪政(2000)。金瓶梅解隱:作者‧人物‧情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蘭陵笑笑生、齊煙、汝梅(1990)。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勝威、王仁銘(1999)。解讀金瓶梅。台北:雲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孟超(2003)。「金瓶梅」人物。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述宇(1981)。金瓶梅的藝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霖(2005)。黃霖說金瓶梅。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