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不虛美,不隱惡--《史記.項羽本紀》對項羽雙重面向的描寫
書刊名:興大中文學報
作者:朱孟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 Meng-ti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40
頁次:頁25-59
主題關鍵詞:史記項羽本紀不虛美不隱惡Record of HistoryXiang YuBiographic SketchNo baseless praise and not varnishing err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張軍軍(2010)。盈虛之道論雄杰--由〈項羽本紀〉等篇談《史記》人物塑造。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曦(2007)。此身合是詩人未?--《史記.項羽本紀》的另一種解釋。名作欣賞,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霍小芳(2011)。《史記.項羽本紀》探析。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藍朗月(2004)。《史記.項羽本紀》研究(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班固、楊家駱(1977)。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茅坤(1996)。史記抄。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邁(1966)。容齋隨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牛運震、魏耕原、張亞玲(2011)。史記評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遷、凌稚隆、李光縉、有井範平(1968)。補標史記評林。臺北:蘭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嵩燾(1960)。史記札記。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兆琦(2000)。史記題評。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鄒方鍔(2000)。大雅堂初稿。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晏、邢昺。論語注疏。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范瞱(1983)。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知幾(1983)。史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洵(1983)。嘉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寅、劉依萍(2011)。讀史管見。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適(1983)。習學記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應麟(1983)。少室山房筆叢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馮景(1935)。解舂集文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又樸、凌朝棟(2013)。史記七篇讀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板橋、艾舒仁(2005)。鄭板橋文集。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晚芳。讀史管見。北京大學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管同(2010)。因寄軒文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新科、高益榮、高一農(2011)。史記研究資料萃編。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程金造(1985)。史記管窺。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瀧川龜太郎、司馬遷(2013)。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大可、趙生群、俞梓華(2005)。史記研究集成。北京: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1986)。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錢鍾書(1979)。管錐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鳴盛(1977)。十七史商榷。臺北:大化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偉泰(2006)。論劉、項勝負的根本原因。史記論叢。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