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功能代表制及其在香港的前景
書刊名:一國兩制研究
作者:溫學鵬
作者(外文):Wen, Xuepe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1
頁次:頁136-145
主題關鍵詞:香港基本法功能代表制選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Kwok, Rowena Y. F.、Chan, Elaine Y. M.(2001)。Functional Representation in Hong Kong: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4(9),869-885。  new window
2.李曉惠(2012)。香港普選保留功能組別的法理依據與可行模式研究。政治學研究,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曉楠(2015)。香港功能組別選舉與"普選"的相容性分析。河北法學,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天武、宋曉(2014)。功能組別當下存在的合理性分析--以香港自由黨在立法會的選舉結果為視角。當代港澳研究,2014(3),3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樊綱、張曉晶(2008)。"福利趕超"與"增長陷阱":拉美的教訓。管理世界,200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和坤(1998)。略論希特勒攫取政權同德國封建專制勢力之間的關係。南開學報,19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世杰、錢端升(2010)。比較憲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嶽(2013)。港式法團主義:功能界別25年。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chmitt, Carl、劉鋒(2005)。憲法學說。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ousseau, Jean-Jacques、何兆武(2003)。社會契約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加里‧M‧沃爾頓、休‧羅考夫、王鈺(2010)。美國經濟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彼得‧古勒維奇、袁明旭、朱天飆(2009)。艱難時世下的政治--五國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政策比較。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約翰‧P‧溫德姆勒、何平(1994)。工業化市場經濟國家的集體談判。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尤爾根‧哈貝馬斯(2009)。合法性危機。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兆佳(2012)。回歸十五年來香港特區管治及新政權建設。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庭光(1955)。法西斯體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梁文道。香港政改再思考,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0070112444.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汪丁丁(2013)。民主的條件。新政治經濟學講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