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香港基本法》關於認同的塑造及強化
書刊名:一國兩制研究
作者:章小杉
作者(外文):Zhang, Xiaosh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4
頁次:頁51-59
主題關鍵詞:一國兩制香港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陳麗華、吳雯婷(20111200)。形塑香港特區的國家認同--中小學社會教科書之論述分析。教科書研究,4(2),25-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健馨、李素美(20160400)。論基本法共識與基本法實施。一國兩制研究,28,30-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飛龍(2015)。改闖關與新香港治理。原道,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太軍、姚虎(2014)。國家認同全球化視野下的結構性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小明(2015)。約瑟夫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平(2013)。多民族國家的認同問題分析。政治學研究,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閻小駿(2016)。徘徊與搖擺香港人國家認同的集體困境。文化縱橫,2016(4),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衡(2015)。國家認同、民主觀念與政治信任--基於香港的實證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3),147-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晗旭、徐海波(2015)。試析香港國家認同的困境--從被言說的"他者"到"偽主體"。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晗旭(2014)。香港本土意識中的後殖民主義--滯礙香港人國家認同建構的文化內因探析。港澳研究,20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黎熙元、姚書恆(2010)。60年來港人身份之惑。文化縱橫,2010(6),116-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黎熙元(2013)。香港社會2012:跨境與邊界控制。當代港澳研究,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曦偉(2016)。基本法千瘡百孔,港人自決惟有破舊立新。學苑,2016(4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旻諺(2015)。我們必須直稱中國。學苑,2015(8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六奇居士(2014)。大戰將臨,宜先知勢。學苑,2014(9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16)。我們的二零四七。學苑,2016(3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明彥(2016)。憲政作為方法--重新思考香港獨立理論。學苑,2016(11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郝鐵川(2016)。中國憲法在香港特區的實施問題芻議。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5-15+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強世功(2014)。認真對待香港本土意識探索強化國家認同之道。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呂大樂(2013)。這麼近,那麼遠:機會結構之轉變與期望的落差。港澳研究,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理萬(20150100)。國族化與民主化在香港問題上的展開。一國兩制研究,23,117-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冠中(2013)。我這一代香港人。北京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鄭宏泰,尹寶珊(20160930)。香港與內地融合進程的反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建華(20161112)。對香港未來的樂觀希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飛(20161112)。基本法教育跟不上,人大釋法就無法"去妖魔化",http://www.orangenews.hk/topic/system/2016/11/11/010044840.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祖喬(2015)。"中國"作為感覺政治的因素:論香港的恐共情緒。本土論述2013-2014:中國因素。台北:漫遊者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