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性與古典性的交融:郭沫若歷史悲劇的特色之一--以《屈原》為例
書刊名:嶺南學報
作者:王文英
作者(外文):Wang, Wenyi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復刊8
頁次:頁97-107
主題關鍵詞:郭沫若歷史悲劇屈原古典性與現代性交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圖書
1.張法(1994)。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植耘(1982)。在反動堡壘裏的鬥爭。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義(20150531)。領悟〈楚辭〉精湛的文化內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郭沫若(1958)。菇劍、龍船、鯉幟。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沫若(1958)。序俄文譯本史劇〈屈原〉。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沫若(1958)。獻給現實的蟠桃。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沫若(1958)。由虎符說到悲劇精神。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遷(1982)。屈原賈生列傳。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沫若(1958)。屈原考。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沫若(1958)。屈原研究。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沫若(1958)。題畫記。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沫若(1958)。關於屈原。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沫若(1957)。偉大的愛國主義之詩人--屈原。楚辭研究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沈從文(1932)。論郭沫若。郭沫若評傳。上海:現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沫若(1958)。如何研究詩歌與文藝。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沫若(1958)。序我的詩。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沫若(1958)。我怎樣寫五幕史劇〈屈原〉。郭沫若劇作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沫若(1982)。我怎樣寫五幕史劇〈屈原〉。郭沫若選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