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拋棄繼承之無效與繼承權之侵害理論及實務之研究--評析最高法院103年度臺上字第1671號民事判決
書刊名:法令月刊
作者:郭欽銘
作者(外文):Kuo, Chin-mi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69:8
頁次:頁50-66
主題關鍵詞:繼承回復請求權未成年子女利益特有財產拋棄繼承法定代理人繼承人被繼承人時效規定Succession reply claimMinor children benefitSeparate propertyWaiver of inheritanceStatutory agentInheritorDecedentStatute of limit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陳計男(19780900)。論親子間之財產關係。法令月刊,29(9),1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秀雄(19931200)。論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性質。政大法學評論,49,67-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煜宗(20050200)。繼承權受侵害時之權利回復。月旦法學教室,28,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大喨(19841100)。論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性質。軍法專刊,30(11),2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史尚寬(19650400)。繼承回復請求權之研究。法學叢刊,10(2)=38,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柏松(20030100)。論繼承回復請求權與物上請求權之關係--最高法院民國九十年度臺上字第四六四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42,54-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煜宗(20100200)。繼承回復請求權的行使--九十七年度臺上字第二八一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1,6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秀雄(20000700)。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拋棄。臺灣本土法學雜誌,12,125-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秀雄(2010)。父母非為子女之利益代理子女所為拋棄繼承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92,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秀雄(20161200)。論家事事件法中之親屬會議事件--從實體法之觀點。軍法專刊,62(6),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棋炎(19580700)。論我國民法上繼承回復請求權。法學叢刊,3(3)=11,8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戴東雄(2018)。對郭欽銘教授就繼承回復請求權理論與實務之研究--評析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671號民事判決所報告之補充意見。身分法學術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1976)。民法親屬編修正意見彙編。臺北:司法行政部總務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史尚寬(1980)。親屬法論。史尚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1993)。民法繼承新論。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秀雄(2009)。繼承法講義。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澍林(2015)。親屬法新論。許澍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2014)。親屬法。臺北: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秀雄(2013)。親屬法講義。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1976)。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司法行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玲玲(2000)。父母處分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之效力。民法親屬繼承爭議問題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澤鑑(2002)。父母非為未成年子女利益處分其財產之效力。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臺北:王澤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棋炎(1980)。父母就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所為處分行為或(連帶)保證行為,是否有效?。親屬、繼承法判例判決之研究。臺北:陳棋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