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漢簡看邊塞鬥毆與凶殺的三個案例
書刊名: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作者:羅仕杰
出版日期:2018
卷期:7:4
頁次:頁101-112
主題關鍵詞:居延敦煌懸泉鬥毆凶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林進忠(20030900)。東漢初年兩件草書簡冊的內容與書法。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人文藝術類,16(2),25-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俊峰(2014)。甲渠候官第68號探方出土劾狀簡冊的復原與研究。簡牘學研究,2014(5),38-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均明(1991)。居延新簡的法制史料。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24,87-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佐原康夫(1997)。居延漢簡に見える官吏の處罰。東洋史研究,56(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仕杰(20140200)。從《胡虜入塞略得牛及羌女子事》觚看匈奴對居延、肩水地區的寇掠。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5(3),9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海波(2004)。試論敦煌懸泉漢簡中羌。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5(3),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黎明釗(2014)。懸泉置漢簡的羌人問題--以《歸義羌人名籍》為中心。九州學林,34,1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俊民(2006)。敦煌懸泉出土漢簡所見人名綜述(二)--以少數民族人名為中心的考察。西域研究,2006(4),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智全(2011)。漢簡所見漢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狀態。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羅仕杰(1996)。夏侯譚生年、籍里及其相關研究。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七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廣州中山大學 (會議日期: 1996年8月20-24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2012)。肩水金關漢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司馬遷、瀧川資言(1988)。史記:百衲本二十四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4)。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1987)。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平生、張德芳、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班固、王先謙(1955)。刑法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班固、王先謙(1955)。西域傳.婼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紅林(2005)。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集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萬進(2006)。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郝樹聲、張德芳(2009)。懸泉漢簡研究。甘肅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恒(2008)。漢簡牘中所見舉、劾、案驗文書輯釋。秦漢簡牘中法制文書輯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功(2007)。秦漢殺傷罪的立法控制。秦漢犯罪控制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仕杰(1998)。夏侯譚生年、籍里及其相關研究。秦漢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