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皮錫瑞經學守舊之說探微
書刊名:臺大文史哲學報
作者:姜龍翔
作者(外文):Chiang, Lung-hsia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90
頁次:頁39-76
主題關鍵詞:皮錫瑞經學歷史孔子改制復古守舊今文經學Pi Xi-Rui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lassicsConfucius as a reformerConservatismThe New Text School of classics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吳仰湘(2007)。皮錫瑞《經學歷史》並非經學史著作。史學月刊,2007(3),5-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仰湘(20051000)。皮錫瑞《經學家法》手稿。經學研究集刊,1,175-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晉龍(2009)。經學與基督宗教:明清詩經學專著內的西學概念。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399-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長林(2014)。論鄭玄在皮錫瑞經說中的地位。嶺南大學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941-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皮錫瑞、盛冬鈴、陳抗(2009)。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班固(1985)。白虎通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伏勝、鄭玄、孫之騄(1983)。尚書大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班固(1996)。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曄、李賢(2000)。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毛亨、鄭玄、孔穎達(1989)。毛詩注疏。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慎、鄭玄、袁鈞、袁堯年、皮錫瑞(2002)。駁五經異義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維錚(2003)。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孔安國、孔穎達(1989)。尚書注疏。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魏源(2002)。詩古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星衍(2002)。五松園文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康有為、陳永正(1983)。康有為詩文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皮錫瑞、吳仰湘(2015)。皮錫瑞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皮錫瑞(2002)。鄭志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皮錫瑞(2002)。六藝論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皮錫瑞(2002)。王制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仰湘(2013)。皮錫瑞的經學成就與經學思想。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潘斌(2015)。皮錫瑞學術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皮錫瑞、周予同(1983)。經學歷史。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皮錫瑞(2003)。經學通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喬樅(2002)。今文尚書經說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熹、黎靖德、王星賢(2004)。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慶彰(1992)。經學史研究的基本認識。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予同(1992)。《六經》與孔子的關係問題。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慶彰(2012)。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